前廳交流會優化 分組討論更深入
每次以兩事務委員會為基礎 優化機制利雙向交流
2025年度香港特區立法會首次前廳交流會昨日上午舉行,由特區政府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帶領官員與議員交流,討論範疇包括推動文體旅產業發展、銀色經濟等。卓永興會後見傳媒時表示,有見前廳交流會讓官員和議員在非正式的氛圍下坦誠討論,對推進良政善治非常有幫助,下次前廳交流會起將實施優化安排,改為每次以兩個立法會事務委員會為基礎分組進行,議題由相關局長與事務委員會主席於會前協商等,冀令討論更加深入、聚焦和暢順,更有效促進雙向交流。多位立法會議員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歡迎特區政府不斷改革優化行政立法交流機制,有利議員在政策醞釀期更有效反映民意。 ●香港文匯報記者 黃子晉、蔡學怡
立法會昨日舉行第十七次前廳交流會,分5組討論五大議題,一是《香港旅遊業發展藍圖2.0》— 發展旅遊熱點;二是發展文藝創意產業;三是推動運動發展;四是促進「銀色消費」和推廣「銀色品質保證」;五是發展「銀色產業」、推廣「銀色財務及保障安排」和釋放「銀色生產動力」。卓永興帶領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等多位官員與議員交流(見另稿)。
卓永興於會後表示,特區政府決定在下次前廳交流會開始落實優化安排,包括將現時前廳交流會每次有4組至6組,改為每次以兩個事務委員會為基礎分組進行;每組由相關局長與立法會事務委員會主席聯合主持;每組議題會由相關局長與事務委員會主席於會前協商商定;會後有關的司局長會與事務委員會主席聯合會見傳媒,總結交流會的討論等,相信這些優化措施會令前廳交流會更有效促進行政機關和立法機關雙向交流。
突顯政府重視事務委員會
立法會主席梁君彥在會見傳媒時表示,前廳交流會以事務委員會為本,突顯了政府對事務委員會的重視,亦突顯了事務委員會在政府醞釀、謀劃和實施重大政策過程中扮演的角色。
他相信在更有系統的新安排下,議員和官員可更加聚焦討論大家關心的議題,尤其是有助官員盡早在政策醞釀或檢討的過程中,充分與議員溝通,吸納意見等。「議員一定會繼續『有碗話碗、有碟話碟』,積極發揮關心社會議題、向官員提出意見,發揮『民意代言人』的角色。」
立法會議員、行政會議非官守議員召集人葉劉淑儀見傳媒時表示,歡迎前廳交流會的新安排,相信分兩組進行可以更聚焦地討論相關的政策範疇,期望政府能透過加強與立法會的合作,更好吸納民間智慧。
倡增多場小型前廳交流會
立法會議員陳勇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建議特區政府進一步強化與立法會的非正式交流安排,包括增設多場小型的前廳交流會,讓個別政策局、部門也有更多機會與議員坦誠交流。
立法會議員吳傑莊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歡迎新安排讓每次前廳交流會能更深入聚焦討論兩個範疇的議題,建議未來將每個事務委員會為基礎分組討論安排於立法會前廳和旁邊的宴會廳,讓大家更好專注特定議題,並建議官員在會後要更多交代有否就議員意見作出後續跟進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