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鄉港聲】文旅搭台 科技賦能

●正陽門箭樓——北京中軸線展覽。
●正陽門箭樓——北京中軸線展覽。

  文旅搭台,科技賦能,企業唱戲,抱團出海,搞好經濟建設。

  前兩期寫了江西南昌和荊州的文旅尋根調研文章,近20年在內地生活工作學習,我習慣每次到一個城市或地方,都會在手機地圖App裏面標個星號做收藏。我看了一下紀錄,已經累計去過近30個省份的200個城市、縣城、鄉村等,近8,000個收藏打卡點,我想這個文旅尋根系列可以一個個地方慢慢接着寫。12月在北京出席了不少各種相關的論壇活動及年會, 都是有關文化旅遊科技企業各協會等等的,以下一一道來:

  在太極文化守正創新研討會上,我有幸與太極思維的文叄老師、中國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的史洪岳會長、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易學文化研究院的張濤院長等眾多嘉賓相聚,共同探討如何將太極文化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傳播到港澳台及海外,為人類帶來福祉。

  文化的底蘊與科技的前沿在交匯,我參與了北京信息產業協會舉辦的AIGC應用高級研修班。兩天的深入學習和交流,讓我對人工智能有了全新的認識,無論是理論還是實踐,技術還是產業,都收穫滿滿。正期待着將這些寶貴的知識帶回大灣區,幫助更多人在企業和個人層面實現成本降低和效率提升。

  為了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東城區舉辦了一場特別的活動,我也參與其中,登上了北京中軸線遺產點之一的正陽門箭樓。正陽門坐落於天安門廣場的南端,站在箭樓上,我終於完成了北京中軸線全部15個遺產點的實地調研。2023年,我帶領香港實習生進行了30天的北京中軸線調研,其豐富的內涵讓我們30天也難以完全領悟。正陽門箭樓已於26日開始試運行,正式對公眾開放。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在公眾號上提前預約參觀,箭樓內有北京中軸線的展覽,還有正陽門箭樓的詳細介紹,絕對值得一遊。正陽門包括一個城樓與箭樓組成的瓮城,但城樓目前還未對公眾開放。

  在「執今之道」錢學森現代科學技術體系研究分會首屆學術交流會暨「人民性、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科學技術前沿」論壇上,我全神貫注地聆聽了專家們的發言,內容精彩紛呈。論壇上,專家們就錢學森現代科學技術體系中的多個議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包括系統科學、產業革命、中醫現代化、文藝理論等,並分享了在錢學森創新理論指導下的最新發展和實踐成果。值得一提的是,我的好友彭韡銘在論壇上發表了壓軸演講,主題是「從信息論系統論維度,構建漢字作為中華文明元代碼的全新認知體系」,以科學視角重新解讀漢字,傳播中華文化。

  來到我和合夥人在北京的茶室,我們為它起了一個滿意的名字:弦知院。弦知院吸引了眾多朋友蒞臨,亦包括香港文聯的朋友。我也主講了好幾場國學沙龍,面向的群體包括企業家、高管、專業人士或對傳統文化感興趣的人士,參加者反映國學沙龍乾貨滿滿,其內容也是我多年對國學加科學研修的精華總結,期待有機會在香港分享。

  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的年會上,我與企業家們進行了深入交流,分享了香港的情況。此外,我還走訪了佛山市駐京聯絡處。作為籍貫是佛山南海的一分子,我希望能更多地了解家鄉的發展,並為家鄉作出貢獻。我也期待着回佛山,調研文旅和各產業的發展。

  在東城區女企業家協會9周年年會上,我作為歌唱表演嘉賓,與荊帥及呂玥瑤合唱了一首關於北京中軸線的歌曲「鐘鼓樓」。同時,我還獲得了「婦女之友」的稱號,這可能是東城區乃至北京市近年來第一次頒發此榮譽給香港人,我將繼續以文化和科技為女企業家們服務。

  活動眾多然篇幅有限,我在這裏祝願大家2025年新年快樂,新的一年,新的開始!

  ●作者/圖片:文旅部香港青年中華文化傳播大使梁家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