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挑戰找準機遇 共譜大灣區新篇章
張廣軍 廣東省政協常委 香港廣州社團總會主席
蛇年春節臨近,喜慶祥和的氣氛籠罩整個中華大地。回望過去一年,國家在高質量發展、科技自立、民生改善等方面取得顯著成就,這些進展不僅展現了中國式現代化國家建設的強勁步伐,也為香港找準未來發展方向注入信心。
回顧香港和澳門回歸祖國的歷史,「一國兩制」的成功實踐為保持港澳繁榮穩定提供了制度保障。對於香港來說,必須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方針,特別是在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上毫不動搖。同時,香港應進一步發揮自身的制度和經濟優勢,強化與內地的經濟合作,善用「兩制」帶來的靈活性,深化與國際社會的聯繫,拓展國際市場。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航運和貿易中心,應抓住國家全面完成「十四五」規劃的機遇,推進經濟結構轉型,實現多元化發展。筆者認為香港可以在以下幾個方面加速發力。
第一,深化與大灣區內地城市的科技合作,打造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第二,積極響應國家提出的綠色低碳發展戰略,發展可再生能源、綠色金融等領域,推動可持續發展;第三,融入大灣區文化圈,發揮香港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獨特角色,打造世界級的文化創意產業集群。
香港應更加主動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利用自身的獨特優勢,鞏固和強化「中國香港」的國際品牌形象。香港可以提升區域協同發展能力,與大灣區城市深化產業合作,實現優勢互補,推動大灣區內資源要素的高效配置,構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此外,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發揮香港在國際金融、貿易、專業服務等領域的優勢,為國家對外開放提供支撐;拓展國際聯繫與文化交流,以更加開放包容的姿態,持續擴大國際影響力。
香港應更加關注民生,解決市民最迫切的需求,提升幸福感和安全感,進一步鞏固社會穩定的基礎,改善住房和基礎設施,推動教育與醫療改革,支持青年發展,鼓勵他們投身大灣區的創新創業浪潮。
「一國兩制」的成功實踐離不開愛國力量的支持。香港應進一步弘揚愛國愛港的核心價值觀,凝聚全社會的正能量,特別是增強青年一代的國家認同感,通過加強國民教育、舉辦愛國主題活動等方式,讓更多青年了解國家的發展成就,增強對「一國兩制」的信心,為香港的長遠發展注入更多年輕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