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九須多元創收解決財困

  西九文化區管理局向油尖旺區議會提交文件,交代在西九文化區中心位置發展出售住宅項目的規劃,有測量師估計項目總值逾百億元。西九文化區出售住宅項目雖可解財政燃眉之急,但靠地產支撐發展的模式能否長期持續備受關注。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要抓緊時間、積極作為,完善交通商業配套,努力開拓多元化創收途徑,開發具香港特色、受歡迎的文創產品,推動與啟德體育園聯動發展,增強本港世界級文體標誌性項目的生命力、吸引力。

  西九資金鏈預計將於今年3月斷裂,管理局向文化體育及旅遊局提交改善財政的具體方案。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於去年7月批准管理局的建議,解除西九相關住宅發展項目「只能以建造、營運及移交模式發展」的限制,允許管理局出售該區的住宅發展項目,以達至文化區財政可持續發展。管理局表示,西九獲准出售住宅項目,可應付未來10年營運開支。不過,不少社會人士認為,出售住宅項目屬「無辦法之中的辦法」,並非長遠之計,出售土地和物業等同賣斷西九的未來,「10年以後何以為繼?」

  政府多次為西九注資,包括2008年一次性撥給216億元,過去十多年來,未計及土地價值投入西九發展的資產已逾450億元,但西九始終未能解決財困問題,社會關注不僅是西九如何解決眼前的財務危機,更關注以地產支撐西九文化區,是否最佳發展模式。尤其目前地產市道疲軟,銷情欠佳,連港鐵以「地產+鐵路」一向被視為成功示範的模式,如今也面臨可否持續的考驗。西九要解決財困,不僅要用好現有資產,更要對未來做好長遠規劃。

  西九作為香港文化藝術發展的旗艦,公眾對其穩健發展寄予厚望。可惜經多年建設,西九至今只有香港西九故宮文化博物館、M+博物館、戲曲中心落成,交通設施不足,商業項目不同步,未能為西九帶來充足人流、提供足夠租金收益,更遑論自負盈虧。本港另一大型項目啟德體育園已漸入正軌,商業餐飲遊樂配套相當完善,為日後收取穩定回報打下基礎。兩相比較,西九更要加快交通設施、商業項目建設,以利增加人流和收益,紓緩財政壓力。

  環顧世界各地文化藝術區,大都難以只靠文化藝術達到收支平衡,財政來源除了部分靠政府資助外,更多的是充分運用文化藝術的品牌和價值,開拓多元化的營收模式。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採取捐贈籌款、門券收益,品牌商品、教育課程、餐飲及商展活動等多種方式開源;北京故宮善用互聯網,用接地氣的創意方式打造故宮IP,與國內外時尚品牌跨界合作,推出聯名款產品,找到生財之道,每年營收近20億元,且持續走高。這些成功經驗,值得西九認真研究借鏡,主動優化管理、深化文化產品開發,不斷拓展收入來源,保持文化魅力同時實現財務自給自足。

  西九文化區、啟德體育園兩大世界級的文體設施,分別坐落九龍半島東西兩翼,倚望全球最美的維港,這在世界其他城市都是罕見的。香港全力建設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打造盛事之都,政府要加強統籌協調,推動西九文化區、啟德體育園聯動發展、互相引流,探索文體商旅結合可持續發展的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