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進沿邊產業發展 強化科技支撐興邊富民

●有與會政協委員建議,要持續推進新時代興邊富民行動,改善邊境地區生產生活條件。圖為2024年8月,廣西憑祥市一家物流企業,工作人員在處理跨境電商郵件。廣西近年來致力於構建「平台+邊貿市場」新場景,為興邊富民提供強力支撐。(新華社)
●有與會政協委員建議,要持續推進新時代興邊富民行動,改善邊境地區生產生活條件。圖為2024年8月,廣西憑祥市一家物流企業,工作人員在處理跨境電商郵件。廣西近年來致力於構建「平台+邊貿市場」新場景,為興邊富民提供強力支撐。(新華社)

  邊疆治理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必須堅持系統觀念、辯證思維,形成綜合治理新局面,做好融合發展大文章。

  2021年8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給雲南省滄源佤族自治縣邊境村的老支書們回信,勉勵他們發揮模範帶頭作用,引領鄉親們建設好美麗家園,維護好民族團結,守護好神聖國土。

  「收到回信後,我們把建設現代化邊境幸福村、創建民族團結進步示範村、強邊固防三項工作,作為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囑託的有力舉措,全力穩邊、固邊、興邊。」作為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的「宣讀地」,滄源縣勐董鎮龍乃村村委會主任趙愛軍表示,2023年,滄源縣23個抵邊村成功創建省級民族團結進步示範村,農村居民人均年收入近2萬元(人民幣,下同),高出全縣平均水準3,300多元。

  不過,趙愛軍也坦承,由於歷史、地理、自然等方面的原因,在穩邊固邊興邊工作中,經常會遇到部分群眾的收入還不夠穩定、產業發展路子不夠寬等困難和問題。

  趙愛軍建議,進一步加大對邊境地區的轉移支付力度,並建立補助人口動態調整機制。扶持民貿民品企業發展,進一步加大民族貿易和民族特需商品生產貸款貼息資金的支持力度。支持發展邊境旅遊、鄉村旅遊等產業,引領帶動邊境地區經濟社會發展。

  受益於國家的一系列政策,近年來,廣西邊境地區發展取得了一定成果。今年前三季度有6個邊境縣(市、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於全區增速,沿邊地區各族幹部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增強。

  在全國政協常委、廣西國際博覽事務局局長韋朝暉看來,廣西邊境地區發展還存在治理協調機制仍需完善、基層治理「三防」能力亟待加強、沿邊產業發展基礎薄弱等方面的不足。

  「要完善基層社會治理議事協調機制,推動邊境地區高質量發展。」韋朝暉建議,健全完善邊境地區基層社會治理統籌協調機制,推動出台相關政策。全力提升基層治理「三防」能力,加快構建基層應急救援體系。大力推進沿邊產業發展,增強產業集聚效應,吸引和留住各類人才,更好地承擔起守邊固邊護家園的責任。

  推動邊疆地區高質量發展,必須牢牢把握發展這把總鑰匙。但是,邊境地區科技教育水準普遍較低,勞動者科學素質偏低已經成為當地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水準提高的「瓶頸」問題,制約了邊境地區經濟社會發展。

  「提高邊境地區群眾科學文化素質,對推進新時代興邊富民行動具有重要意義。」廣西壯族自治區崇左市政協委員、龍州縣金子水果協會理事長王勝東近年來積極開展基層科普服務。他認為,推動邊境地區農業產業發展,必須充分發揮科學技術的支撐作用。實現穩邊固邊興邊富民,重點在改善生產生活條件和提高邊民收入。

  王勝東建議,加大對邊貿和農業產業發展的支持力度,加大對蔗糖產業重大技術攻關的支持力度,支持優質科普資源向邊境地區傾斜,增加科普經費投入,加強科普基礎設施建設。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邊疆地區一個都不能少。委員們一致認為,要堅持把黨的全面領導落實到邊疆治理各方面全過程,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以更高站位、更寬視野、更大力度深入研究推動邊疆地區高質量發展、推進邊疆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的重大問題,匯聚起邊疆兒女團結奮鬥的強大力量,朝着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不斷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