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有靈犀】一點教育的體會
王 欣
我在內地收養的孤女Anna終於來到香港開啟新的生活。對於一個6歲半完全不會講廣東話、英文基礎薄弱的小女孩來說,未來要面對的挑戰有很多。
剛剛到港,Anna就要進入學習生活,要重新學習繁體字,英文也要從ABC學起,我也能感同身受香港小朋友面對的壓力。其實,我從Anna之前所處的福利院的阿姨口中了解到,內地的學生壓力更大,父母們也更「卷」,孩子們每天的學習安排得滿滿的,小小年紀要學的東西羅列起來,讓我一個成年人都嘆為觀止。
作為一個比較放鬆的媽媽,我不希望我的孩子以後都在學海中痛苦地「熬遊」,我更希望孩子在童年時能夠感受到生命的真諦、生活的樂趣,生活中的很多感悟都不是書本上或者補習班裏得到的,反而認真地生活和懂得感恩,才能令孩子的生命更加豐滿。
所以Anna的哥哥,我的兒子Marco就是在輕鬆的環境中逐漸長大的,我並沒有給他安排太多的課業,每天放學後,只要寫完學校布置的作業,基本上都是在玩自己喜歡的東西,或者出去「放風」。但作為家長,要學會觀察孩子的喜好,我發現Marco喜歡科學類、天文類或工程類的知識,就會多買這一範疇的書籍給他,在家裏每個角落都會放一些書,他有時坐下來,隨便翻看,時間久了,便自然養成了愛閱讀、自己探索知識的習慣。
Marco也會看YouTube去自學一些科學或天文知識,作為父母幫他屏蔽掉不適宜其年齡階段的頻道後,其他的就由他發揮,久而久之,他通過YouTube也自學了不少知識。之前,Marco的班主任還向我反映,發現Marco知道很多豐富的課外知識,我也感到有點驚喜,但大概知道他都是通過自學而來。
激發孩子的自發力很重要,如果他對這個世界感到好奇又熱愛,內心有各種問題,那麼他一定會用各種方法去尋求問題的答案。
培養孩子的自發力說來簡單,做起來卻難上加難。對於妹妹Anna的未來學習之路,我能預想到她和我都面臨着種種困難。但我總要把握住一個原則,就是先鼓勵Anna熱愛自己的生活,對身邊的事物感到好奇,對知識充滿期盼,那麼相信不久的未來,她也一定能夠找到學習的樂趣,有了樂趣,一切問題就會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