廠商早預備關稅風險 港今年出口料增4%
貿發局:人工智能設備帶動 電子行業銷售旺
特朗普再度入主白宮,其關稅主張為全球貿易帶來不確性。香港貿發局昨日展望本港今年的出口前景,認為在電子行業銷售和出口勢態不俗的預期下,加上廠商對美國加徵關稅的風險早有預備,局方對今年港外貿前景審慎樂觀。貿發局研究總監范婉兒指出,貿發局預料今年本港出口可增長4%,增幅雖較去年的約9%少,因受基數效應影響,但已高於過去10年平均為3%的出口增長,認為屬於樂觀的預測。 ●香港文匯報記者 莊程敏
范婉兒昨日出席香港出口信用保險局研討會時表示,香港去年首11個月出口增長9.1%,預計全年增長約9%。展望今年,她引用美國半導體協會的預測指,作為領先指標的半導體銷售今年會增長11%至13%,預計電子行業的銷售和出口表現會不錯。 她提到,在美聯儲減息後,出口商在資金成本的壓力上紓緩不少。至於關稅影響,根據早前的調查顯示,只有1%的受訪出口商指預期會有很嚴重的影響,反映廠商都已做好準備應對政策上的風險,如轉移生產線等。調查亦指,本港及內地的受訪廠商有逾九成希望將生產線在海外擴張,大部分希望在東盟發展。
貿易轉移或不可避免加快
貿發局認為,儘管基本貿易趨勢維持樂觀,但在未來12個月,香港出口表現面對不少潛在挑戰。美國總統當選人特朗普曾公開表示,將對從包括墨西哥、加拿大和中國在內,進口到美國的商品大幅提高關稅。若有關政策成真,全球貿易流動將受不利影響。同時,貿易轉移將不可避免地加快。屆時,香港的出口活動可能受到影響。
不過,據貿發局的調查顯示,香港出口商普遍認為,關稅可能僅帶來輕微的影響,同時有跡象表明,中國內地的整體貿易表現並未大幅受以往關稅限制影響。美國自2018年以來已對約三分之二的中國內地輸美產品加徵關稅,但是中國內地在全球出口所佔的比重卻從2018年的12.7%上升至2023年的14.1%。另一方面,根據2024年第三季香港貿發局出口信心指數,大部分香港出口商已對美國進一步加徵關稅作好準備。六成受訪企業預期貿易業務不受影響,39%則預期只有輕微至中度的下調。只有1%的受訪企業預期會有重大負面影響。
AI和智能元素刺激各行業
電子產品是香港最大的出口類別,目前佔香港出口總值逾七成。貿發局指出,令人欣慰的是,電子產品業者對2025年前景保持適度樂觀,主要在於全球商界對人工智能系統有持續需求。同時,新一代人工智能手機、個人電腦及其他數碼設備陸續推出,也有望提振消費市場的銷路。她觀察到許多企業在玩具展中展出嵌入AI和智能元素的玩具,這是實現「智能萬物」的一部分,讓各行各業都獲益,注入新的動力,這個發展趨勢肯定會令香港的電子產品出口商受惠。
范婉兒續指,在市場方面,美國經濟表現不錯,而東盟和中東地區則略有反覆。去年首11個月對主要市場的出口顯著增長,唯獨日本因日圓疲弱而在美元計價下下跌3.5%。不過,日本對香港的實際出口量其實增加逾20%,只是由於日圓弱勢,換算為美元時顯得下降。行業方面,除電子產品表現突出外,其餘表現一般。
信保局:拓新興市場注意風險
另外,香港信保局諮詢委員會主席吳宏斌認為,環球經濟及政治局勢仍然變幻莫測,未來的減息步伐以及外圍環境仍有待觀察。他建議,港商在拓展東盟等新興市場同時,需要留意相關風險,善用出口信用保險,並加強應收賬項風險管理。他強調,信保局會繼續密切留意全球和地區經濟的趨勢及發展,並繼續為香港出口商提供適時支援,支持業界更有效管理信用風險和拓展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