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不亂】趕做「兩蚊」人
方 芳
茶敘期間,朋友喜孜孜報喜,她下個月「兩蚊」了!踏入六十之齡,享受「兩蚊」乘車優惠,一份渴望,忍不住自揭年齡秘密了。
大家不想掃她的興,但也要給她一點心理準備,不要開心太早,「兩蚊」可能凍過水,港府正值財赤之年,正在檢討「長者兩元乘車優惠」,社會「削減」的聲音不少;朋友有點錯愕,好不容易等到「兩蚊」的日子,卻又有不可預知的變更。我則給她派定心丸,政府正在檢討政策中,有改變也不是一兩個月內的事,她下月「登六」,已經符合「兩蚊」資格,正是生得逢時,趕搭尾班車。
朋友退休後,到公立醫院當義工,教導長者病友使用智能手機,掌握醫院資訊,這是很有意義的工作,一周3天從九龍來到港島的醫院,交通費是正價車資,花費也不少,如果能享受兩元乘車優惠,當義工就更加瀟灑,發揮餘熱更加起勁。
現在坊間的改革建議,都是針對60歲至64歲這一年齡層,主流意見認為,這年齡群體人口龐大,仍然充滿活力,很多人都正在上班,嚴格來說還不算長者,政府不應使用公帑為他們提供優惠,所以贊成「一刀切」,回到最初65歲的劃線;第二種意見是贊成「遞增式」劃線,每年提升優惠門檻,從61歲、62歲、63歲、64歲,回到恢復最初65歲的劃線;第三種意見是提倡「減優惠」,60歲至64歲改為「五蚊車」,享受較少的優惠,讓政府減少負擔;第四種意見是「有上限」,60歲至64歲每月補貼上限700元,超出上限就沒補貼了,用者自付。正因為各種意見都沒有波及65歲以上的長者,或許反彈聲音不會很大。
幾種建議,你贊成哪一種呢?社會上比較傾向第四種「有上限」補貼。60歲至64歲這一群體,理應屬退休年齡層,對社會貢獻幾十年,把他們納入優惠群也無可厚非。即使他們今天仍有能力工作,相信薪金也被壓縮一大截,這年齡層人士仍自食其力努力工作,不外乎「搵得一天得一天」,為生活也好,為發揮餘熱也好,都在貢獻社會,車資補貼對他們既是幫補,也是一份敬意。
「遞增式劃線」和「五蚊車」都不切合實際,其中涉及繁瑣的統計系統,花費資源;最簡單的莫過於回到當初65歲「一刀切劃線」,已納入優惠群體的60歲人士,繼續保留享用兩蚊車。節流與其削減已給出的社會福利,如果聚焦在精簡公務員職位,是否更為實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