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連線】賑災車隊一眼望不到頭 中國的救援力量太強大了!

  「深夜的盤山路上,是一眼望不到頭的救援車隊。」在從西藏日喀則趕往定日縣震區的途中,這一幕,讓吳興華淚流滿面。定日縣海拔4,000米以上,地震後竟快速集結了這麼多的救援力量和救援物資,吳興華身臨其境震撼不已。

  首批山東援藏物資抵達定日縣

  地震發生後,作為對口支援西藏日喀則市的省份,山東迅速響應。1月7日晚,山東援藏首批應急救援物資已經抵達定日縣,包括震區急需的水、食品、被褥等物資。

  吳興華是山東援藏項目西藏德朗瑪冰川礦泉水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7日晚21時,吳興華連夜從日喀則趕往定日縣,確保籌措的救援物資順利運抵震區。

  6個小時後,抵達定日縣的吳興華已經開始和當地政府部門展開溝通。每一車物資運抵哪個安置點,他都要一一落實到位,提前打通救援物資運輸通道。

  「盡量保證救援物資一次卸貨到位,卸貨後保證後面的物資跟得上,形成良性循環。」吳興華表示,高海拔地區搬運物資比較費力,盡量把物資直接協調到安置點,避免二次搬運。截至香港文匯報記者發稿時,已經有12車救援物資抵達定日縣,並順利送抵各安置點。

  救援力量和物資正持續向定日縣快速匯集。「中國的救援力量太強大了!」吳興華說,他感受到了中國救援強大的向心力、組織力和持久力。

  目前,定日縣當地氣溫非常低,尤其是夜間,接近零下20℃。一條保暖褲加一條羊絨褲,再套一件加絨牛仔褲,外面再穿一件長款羽絨服,吳興華依然覺得徹骨的寒冷。

  不顧發燒趕回現場協調搬運物資

  協調完工作,吳興華終於找到一個落腳點接受香港文匯報記者採訪。因為身體不適,他原定8日去拉薩休養。地震發生後,他發着燒還是趕到了定日縣。「遠程遙控指揮還是擔心協調不好,牽扯這麼多的救援物資,不能給當地政府再添亂了。」吳興華坦言,災後救援現場人多事雜,只有到現場才能更好地處理、解決問題。

  52歲的吳興華參與援藏工作已有9年,在山東援藏幹部和企業的共同努力下,他負責的德朗瑪天然飲用水項目也順利投產,一瓶瓶「西藏好水」迅速走向全國各地。

  此次地震發生後,吳興華果斷停了新簽的一個大單子,優先保障災區群眾的飲用水供應。「已經往災區發運了19,000箱礦泉水,後續還要發2萬箱。」吳興華說,「在自然災害面前,每個人只要盡一點綿薄之力,災害就會很快過去。」吳興華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他希望能在定日縣災後重建和當地災民就業等方面再出一點力。

  ●香港文匯報記者丁春麗連線西藏日喀則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