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運粵港澳等地仍是客流主要集中區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任芳頡、郭瀚林 北京報道)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臨8日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2025年春運從1月14日開始到2月22日結束,為期40天。據交通運輸等部門預計,2025年春運期間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將達到90億人次,鐵路民航客運量有望分別突破5.1億人次和9,000萬人次,均創歷史新高。從出行結構看,自駕出行將穩居主體地位,預計達到72億人次,約佔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的八成,高速公路車流量單日峰值或創歷史新高。從時空分布看,今年春節較往年偏早,春節前後將呈現學生、務工、探親、旅遊等四種客流疊加情況,集中度較高。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成渝等城市群仍是客流主要集中區。
李春臨談到,今年是除夕首次被列入法定假期,春節前後客流集中度較高。國家發改委已聯合相關部門和單位及早研究謀劃,綜合採取增加運力、引導出行、保障通暢、優化服務等多項措施,盡最大努力滿足群眾出行需要。
「今年春運,部分客流集中方向新增了高鐵通道,新開通的滬蘇湖、集大原等高鐵線路,將對北京、上海等春運重點地區起重要支撐作用。」國鐵集團客運部負責人朱文忠表示,鐵路系統將採取增開臨客列車、夜間高鐵等方式,深入挖掘增運潛力,每日安排旅客列車超 1.4 萬列,每日可增加座席 50 萬個左右。鐵路部門還將根據旅客出行需要,加大票價優惠力度,對部分非緊張時段、方向的旅客列車實行優惠票價,普速車最大優惠低至 2 折,動車組最大優惠低至 3 折。
對於春運期間公路沿線充電服務保障問題,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負責人高博介紹,中國已建設充電設施的高速公路服務區覆蓋佔比從2023年底的85%提升到了97%。除少數高海拔服務區外,基本實現全覆蓋。浙江、江蘇、廣東等省份還建設了600-800千瓦的超充電站,可滿足短時快充的需求。四川、湖南、新疆等省份將移動充電機器人引入到高速公路服務區,實現了從「人找樁」到「樁找人」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