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廚房/「餐飲是傳遞關愛與溫暖的橋樑」

  圖:「餐飲是傳遞關愛與溫暖的橋樑」
  圖:「餐飲是傳遞關愛與溫暖的橋樑」

  位於葵涌的「為食坊」是幾位香港餐飲從業人士在疫情衝擊後攜手打造的外賣團餐品牌,為食客提供「抵食好味」的餐食外賣。聯合創始人之一吳偉倫稱,「為食坊」的建立,是希望為社會不同階層提供「平民價錢,星級享受」的美食。日前吳偉倫接受大公報記者採訪,他表示,餐飲就是「傳遞關愛與溫暖的橋樑」。\大公報記者 李兆桐(文、圖)

  曾主理米芝蓮星級食府10年的吳偉倫,擁有超過25年的中菜經驗,曾嘗試運營餐廳,希望施展自己的廚藝。然而疫情的衝擊,讓他不得不放棄餐廳的運營。一方面餐廳在此影響下虧損較大,另一方面很多顧客的生活習慣與消費模式都發生了改變,衍生了很多以外賣為主的餐廳,例如「兩餸飯」的店舖。吳偉倫認為既然自己有一身廚藝,不如也在外賣團餐的方向上創業,「為食坊」便應運而生。

  做「平價好味道」美食

  「為食坊」為上班族與家庭用戶提供盒飯外送,而企業客戶則提供高質量的團餐服務。此外,「為食坊」也提供「特色化到會服務」及OEM產品(提供「標準化味道」優質食材)。

  而「為食坊」與社區關愛隊的合作,讓吳偉倫確信自己需要推動品牌走向「抵食好味」的路線。吳偉倫回憶,自己初到葵涌時參與了不少義工活動,在這期間更深刻地體會到了長者在生活上的種種不易。後來他去給社區送愛心餐食時,遇到一位老婆婆被「有溫度、熱辣辣」的飯盒感動。吳偉倫表示,這件事證明了餐飲就是「傳遞關愛與溫暖的橋樑」,讓他深深受到觸動,堅定了「為食坊」做「平價、好味道」美食的信念。

  定期推出新餐品組合

  內地飲食品牌紛紛南下,同樣也為「為食坊」創造了機遇與挑戰。吳偉倫在創辦「為食坊」後,認為香港的飲食市場正面臨着激烈的競爭,尤其是在內地品牌大量進駐的當下。香港的飲食文化多元,消費者對質量和創新的要求越來越高,這促使本地品牌必須不斷提升自身的競爭力。他透露,「為食坊」確實也有考慮北上發展的想法,認為內地市場潛力巨大,希望能將「為食坊」的理念和產品帶給更多的消費者。

  吳偉倫指出,當前「為食坊」較為低廉的價格,其實並不能賺取很大的利潤,所以只能以質量、數量取勝,「只要餐食夠好吃,就能吸引顧客」。為了能夠提供「抵食好味」的餐盒,「為食坊」與本地農場和供應商建立合作夥伴關係,同時運用團隊豐富的餐飲經驗,採用「中央廚房模式」出餐減低各類成本,從而將更多資源投入到購買優質食材及提升顧客用餐體驗上,應付市場挑戰。

  為了面對市場變化,「為食坊」推出不同品類的餐品以應對挑戰,除了吳偉倫擅長的中菜,也推出了西餐及甜點滿足不同食客的需求。提供給傳媒的餐品試吃讓人眼前一亮:除了分量充實的「為食坊」外送盒飯,還有注重營養的沙拉杯、特色菜「拿破侖」肉丸、家常菜芝士白汁焗西蘭花與土匪炸雞翅等,餐後甜點包括各色慕斯蛋糕與樹頭蛋糕。

  「為食坊」當天的外送盒飯,中餐主菜分別是香腸炒蛋與椒鹽雞扒,素菜搭配黃芽白及木耳,分量十分充實。炒蛋滑嫩,與煮熟洋葱的鮮甜及香腸的外脆裏嫩相得益彰,看似普通的木耳口感也十分爽脆。

  西式餐點包括沙拉杯凱撒沙拉口味以及搭配沖繩豬肉腸的口味。「拿破侖」肉丸頗有特色,特製的醬料與肉丸用類似「拿破侖」蛋糕的手法層層相疊,口感層次豐富。芝士白汁焗西蘭花與土匪炸雞翅雖然較為常見,但「為食坊」的西餐師傅在芝士白汁的調味上別出心裁,奶香味足而不會膩,雞翅在燒製後也能鎖住肉汁,肉質鮮嫩。

  餐後甜品中慕斯蛋糕清甜,不同口味的奶油搭配為味蕾提供了豐富的味覺體驗。而樹頭蛋糕巧克力奶油香濃柔滑,與夾心的脆片搭配一起,不管是口感還是味道都相當出色。

  吳偉倫透露,未來「為食坊」計劃定期推出新品類的餐品組合,推出「健康養生盒飯」系列,包含低卡、高纖維的選項,如藜麥沙拉、蒸魚和時令蔬菜。以及「國際風味盒飯」,融合不同國家的特色菜餚,讓顧客在家也能享受全球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