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川集/樂饗‧新年\利 貞
小時候,總有一個疑惑:為什麼每年的一月一日會被稱為「元旦」?與「圓」圓的雞「蛋」有關的節令不應該是立夏嗎?長大之後才知道,「元,始也」,有開始、最初之意;而「旦」字更是具備一種簡樸而宏大的美,「從日見一上」──在一橫所描繪的極簡地平線之上,一輪紅日緩緩升起。「元旦」字面意思是太陽最初升起的時候,是一日之始,此後就用來指一年之始。
一年之始,看到香港中樂團二○二五年一月十日到十一日,新年第一場音樂會的名字──「樂饗」,頗為有趣。「饗」字上「鄉」下「食」,本是「鄉人飲酒」之意。毋須多言,就有縱情快樂之感。後被推而廣之,「饗」字從單純的飲酒,變成了有吃有喝的盛宴,如宴饗、饗祀等。若是餐廳用「樂饗」,可能是「快樂」的「樂」;既是香港中樂團的音樂會,這「樂」字自然是「音樂」了──有一些旋律,總是在新年的電視、廣播、商場的背景音樂裏聽到,不知不覺間已經成為記憶中「年味」的一部分:雖然看不見,但一聽到眼前就會浮現出喜慶的中國紅,是燈籠、是利是、是鞭炮的顏色;雖然摸不到,但一聽到就會感覺到溫暖與希望,是團圓與笑容、喜慶與祝福的溫度。元旦之後,春節之前,新年之始,用一場高質量的音樂會來為自己獻上一場大餐,蕩滌心神,既文又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