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當要角/香港接軌國際 有力助中醫外闖

  圖:陳永光表示,中西醫協同互補,是未來發展方向。\大公報攝
  圖:陳永光表示,中西醫協同互補,是未來發展方向。\大公報攝

  中醫在香港的發展根深蒂固,香港註冊中醫學會會長、立法會議員陳永光對《大公報》表示,與其他「中西醫結合診斷模式」不同的是,香港多年來保留着世界獨有的「純中醫」診症及中醫手法治療,可以更好地突顯中醫的療效,加上「香港標準」能更好地與國際標準接軌,中醫業界正積極以新質生產力創新,形成品牌效應,香港未來在助力中醫「走出去」將擔當重要角色。

  香港無論在制度上,還是營商環境,都為中醫產業走向國際舞台,奠定堅實而良好的基礎。陳永光表示,在制度方面,「香港標準」在海外獲認可,中藥批發商需要符合標準,並完成註冊後才能運到香港,大大提升中醫品牌的市場認可度。在營商環境方面,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可帶領中醫業界可持續轉型融資,成熟的保險體系亦可滿足業界多層次風險保障與財富管理需求。

  現時,「中西醫整合治療」已成趨勢,陳永光表示,推動中西醫相互補充、協同發展,進而更好地服務患者,無疑是中醫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但是,一些中醫院打着「中西醫結合診斷」的名頭,在臨床變質為「西醫為主」,或是以西醫思維指導中醫,難以嚴謹地保留中醫學術。

  中西醫協作模式具規範

  陳永光指出,為了更好發揮「純中醫」治療優勢,香港在開展中西醫協作的實踐過程中,始終秉持着更為規範和嚴謹的態度,積極將中西醫協作的範圍拓展至更多的中醫優勢病種領域,不斷深化中西醫結合的實踐與應用。更為關鍵的是,在香港所建立的中西醫協作模式和規範,具有切實可行、高效實用的特點,具備在全球範圍內進行推廣的巨大潛力和價值。

  大公報記者陳思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