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重塞車水電供應成障礙
香港文匯報訊 「柔新經濟特區」的發展前景備受市場關注。新加坡總理黃循財周二(1月7日)稱,全球企業和投資人應關注「柔新經濟特區」的互補性,即新加坡與馬來西亞兩國發揮彼此優勢,各自吸引更多國際投資,為兩國人民創造良好就業機會。新加坡《聯合早報》訪問多名經濟學家,分析認為「柔新經濟特區」的行業領域布局和人才儲備,將決定其發展成效。不過,新、馬兩國共建經濟特區面對的障礙也不少,包括嚴重的塞車問題、馬路基建和水電供應等。長遠來說,未來兩地的政策執行上能否配合,以及當局能否持續注入資金和資源都值得關注。
黃循財表示,新加坡政府已接觸多間企業,它們普遍希望在「柔新經濟特區」開展業務,與現時在新加坡業務結合。新加坡政府也為有計劃擴張海外市場的本地企業提供補貼,「我們希望投資人關注柔佛和新加坡之間互補,關注整個經濟特區的生態系統,而非局限於柔佛或新加坡本身,這是一個相輔相成的生態系統。」
中國銀河證券新加坡經濟顧問宋生文稱,市場評議經濟特區成效時,會觀察經濟特區產業是否先進、能否研發或利用高新科技。宋生文認為,當局發展「柔新經濟特區」,應該設法找出當地尚未開發的,甚至新加坡都還未蓬勃發展的行業,對於這些新興行業,新加坡或已有相關人才儲備,經濟特區能做到新馬兩國資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