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尖」推東涌地 政府策略「求變亦求穩」

●團結香港基金葉文祺表示,政府推出尚屬新發展區、規模稍大的東涌地皮測試市場承接力,屬於「穩中求變」的舉措。資料圖片
●團結香港基金葉文祺表示,政府推出尚屬新發展區、規模稍大的東涌地皮測試市場承接力,屬於「穩中求變」的舉措。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黎梓田)東涌第106B號住宅用地原本沒放入賣地表內,但因應市場需求改變,政府決定「打尖」安排該地在本季度內推售。發展局局長甯漢豪表示,考慮到近期的市場和市場人士的意見,加上最近港鐵成功推售一塊附近的地皮,並顧及到該區公共房屋在未來幾年會陸續入伙,所以政府認為現在是推出該地的合適時機。團結香港基金副總裁兼公共政策研究院執行總監葉文祺表示,現在政府推地策略作出改變,屬於「穩中求變」的舉措,相信對於未來市場走向具有一定指標性。

  甯漢豪指出,計劃推售的東涌住宅地位於海濱,將會有港鐵東涌東站提供交通配套。在當前經濟環境下,政府聽到地產業界的訴求,希望政府推出規模較小且不需要太多土地平整及建設政府設施要求的用地。而該地正好符合這些市場期望,且招標條款相對簡單,這有助於降低開發成本。

  團結基金:測試市場承接力

  葉文祺表示,當局再次推出較小型的地皮屬於意料之內,但當中推地策略的變化值得留意。政府透過推出位於發展已成熟社區、招標條款簡單的小型延伸市區地皮,在本財政年度一直維持審慎的推地策略,但與以往三個季度不同的是,今季在基建配套變得更加成熟之後,推出尚屬新發展區、規模稍大的東涌地皮測試市場承接力,屬於「穩中求變」的舉措,相信對於未來市場走向具有一定指標性。

  葉文祺又指,今季東涌地皮得以重推,基建配套變得更加成熟不可或缺,對於在財政赤字下的土地發展部署具有參考意義。以北部都會區的各新發展區為例,應該優先落實可帶回正現金流的地盤附近的基建配套,以提供資金推進其餘部分,從而緩解政府的財政壓力,並促進北部都會區更順利發展。

  料考慮東涌東站地成功招標

  泓亮諮詢及評估董事總經理張翹楚表示,政府近期推地的策略是根據近期成功出售的土地情況,再將相應區域的土地推出市場。例如當沙田土地出售後,再推大圍的土地,方向是一致的。最近,港鐵東涌東站成功招標,政府也將東涌的土地推出市場,這顯示包含了發展商的興趣在內。因此,政府現時的推地策略是穩健的,以減少流標為目標。根據房屋局統計,至2024年9月的推算,未來三到四年間有10.8萬伙單位供應,每年約有2.7萬至3.6萬伙單位。因此,目前的供應相對充足,即使短期內未達標也是可以理解。

  中原測量師行執行董事張競達表示,踏入新一年,樓市方面未有利好消息刺激市場,整體樓市氣氛仍然偏淡,預計投地態度亦會傾向保守,畢竟現時建築成本高企,整體經濟動力減弱,新一份賣地計劃可見政府配合市況,不貿然推地。雖然全年房屋土地供應量料不達標,土地收入減少,但相信亦已滿足市場需要,政府亦會於其他方面增加收入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