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倡大灣區申辦電競奧運會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方俊明 珠海報道)首款國產3A遊戲《黑神話:悟空》2024年橫空出世,在全球遊戲電競領域掀起了中國文化熱潮,亦催谷粵港澳大灣區電競文化及產業高質量發展。香港文匯報記者在2024廣東遊戲產業年會暨「金鑽盛典·年度遊戲成果發布」儀式上獲悉,粵港澳大灣區電競產業鏈居全國前列,廣東遊戲產業全國佔比近80%,電競設備全球領先。粵港澳大灣區遊戲企業也推動了全球電競發展,中國自主研發遊戲海外銷售年收入達185億美元,在海外舉辦中國電競遊戲賽事成為電競新潮流。專家建議粵港澳大灣區謀劃申請舉辦下一屆電競奧運會。
深圳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胡鵬林在年會上發布的《粵港澳大灣區電競產業發展報告》指出,2024年中國自主研發遊戲海外銷售收入達到185億美元,目前全國電競及相關產業就業人口超過1,000萬人;其中粵港澳大灣區電競遊戲、電競賽事、電競設備、電競文旅等電競相關產業從業人口超過200萬人。
粵港澳大灣區電競產業鏈發展也持續加速。大灣區上游產業鏈位居全國前列,其中廣東省遊戲產業佔全國的比例近80%;騰訊、網易、三七互娛等一批頭部企業引領遊戲行業發展;西山居、創夢天地等一批腰部企業,在科幻機甲、卡牌棋牌、虛擬體育等電競遊戲領域創新發展。而大灣區電競下游產業鏈中,電競手機、遊戲電腦、遊戲手柄、電競椅等電競設備處於全國乃至全球領先地位。
辦頂級賽事 有助強化電競產業鏈
「至於電競中游產業鏈方面,粵港澳大灣區仍亟需舉辦國內外頂級電競賽事,強化電競產業鏈的核心環節。」胡鵬林建議,粵港澳大灣區聯合亞洲電子體育聯合會,與國際奧委會、沙特國家基金簽訂合作協議,推動粵港澳大灣區電競遊戲入選電競奧運會賽事項目,提高內地、香港、澳門等賽區的電競戰隊入選名額數量,積累電競奧運舉辦經驗,謀劃申請舉辦下一屆電競奧運會。
同時,在粵港澳大灣區多個重點城市打造「電競文化產業園」,建設電競文旅主題園區和街區;並支持在公共文體設施中改建電競館,支持將電競活動納入公共服務體系,進一步促進粵港澳大灣區電競產業發展。
廣東省遊戲產業協會執行會長魯曉昆在會上發布的《2024廣東遊戲產業發展報告》指出,2024年廣東省遊戲營收規模超2,604.3億元(人民幣,下同),佔全國比例近80%;其中,廣東移動遊戲、客戶端遊戲的營收規模分別超1,967.8億元和601.6億元,分別佔全國的逾82.6%、88.5%。2024年廣東遊戲出海營收規模達到423.6億元,同比增長近10%。另外,廣東上市遊戲企業達27家,位居全國首位,其中赴香港上市佔近一半,有13家,A股上市9家、新三板上市3家、美股上市2家。北京、福建、上海分別以23家、15家、8家緊隨其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