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煲電話粥 陳小春傳授「真心相待」兄弟情
悠悠長夜,不愁沒有話題。李昊沒有想到會和陳小春煲上電話粥。
原本也並不是寒暄,起因還是李昊見縫插針地向陳小春、容祖兒等人傳播着他們的農業概念,也邀約他們有機會去看看擁有五百畝土地規模的農業公司(一畝約為667平方米)。「恰好,小春哥在杭州的舞台劇演出結束後,他想到了我也在杭州,就一個電話打過來……」
聊農業,也聊港樂,當然還有兄弟情。三個方面的深夜聊天局之後,李昊再也不是陳小春最初記不住名字的「王昊」,陳小春也不僅是銀幕裏兄弟情誼無限大的「山雞哥」,或者是和應采兒「相依為命」時的一臉寵溺樣。
「小春哥他好有耐心,聽我同他分享我們種地、做農業的事情,也會聽我說兄弟們之間如何做的問題。」李昊眼中,陳小春並不好為人師,但說起兄弟情誼,還是酷酷且率真地給出心裏話:真心相待。
聊天次數多了,李昊時常不自覺上演「小春哥附體」,模仿說話的語氣,連神情也到位。回看視頻李昊也疑惑:「怎麼我面相都變得像小春哥?只能說他感染力太強,我中毒太深。」上一秒調侃,下一秒變乖。表情達意間,李昊能輕易主導着氛圍的起落。
偷師學藝把歌詞當台詞唱
回到乖乖應答環節,記者請他從《種地吧》的視角去看《聲生不息》舞台提供的粵語歌土壤,李昊直指兩者的共同之處:傳承。「這樣的詞彙看上去很偉大、光亮、正氣,但其實可以很簡單。」李昊有作為年輕人的自覺。在他看來,大家願意聽還能對這首歌有一些好奇,這就是一種實際的傳承。
唱歌需要技巧,但更需要投入情感。周圍環繞眾多粵語經典之聲,李昊和古巨基同台合唱機會較多,李昊說:「我會趁機和他去學唱一首新歌,甚至怎麼去練習一首歌。」李昊獲得了一種新體驗,古巨基教他把歌詞當成台詞去唱,拿到一首歌就給自己想一齣劇本,去唱那個角色的故事感。近期,古巨基也和李昊說:「要做到手中無劍、心中有劍」。這句話聽進去了,但李昊說,明白和做到,還尚需時日。「希望我有一天做到時,可以再和你做個訪問分享。」台前幕後,李昊覺得,音樂裏外,最是流動的情感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