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立法會議員敢作為敢監管點讚

  黎子珍

  完善選舉制度後產生的立法會已經運作3年有多,落實了「愛國者治港」,行政立法關係良性互動,既互相合作,維護行政主導,也互相監督,共同提升治理能力。在新制度下,立法會議員都履職盡責、擔當作為,樹立市民至上的服務意識,對特區政府作出善意誠懇的批評,為發展經濟民生政策措施積極建言獻策,促進良政善治、為民謀福。立法會議員敢作為、敢監管,值得點讚。

  落實了「愛國者治港」,香港議會根除以往政爭氾濫、癱瘓施政的惡習,出現實事求是、理性論政的新氣象,行政立法集中精力謀發展。中央一再強調,「愛國者治港」不是要搞「清一色」,行政主導不是要搞「一言堂」。2022年月1月,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在深圳會見香港特區第七屆立法會部分議員時提出五點希望,包括希望全體議員做堅定的愛國者,做行政主導的體制維護者,做真正的民意代言人,做高素質的管治者,做立法會新風貌的開創者。

  急民所急 為民發聲

  夏主任強調,全體立法會議員「並不是做橡皮圖章,只做表決機器,而是要繼續依法行使監督權,對特區政府作出善意、誠懇的批評,不越位、不缺位,不瀆職。」「要勤勉、務實、貼地、廉潔,做真正的民意代言人。要深入社區和界別,了解民意、洞悉民意,在此基礎上積極與政府部門溝通,為民發聲,全心全意為750萬香港市民服務,真正做到想市民之所想、急市民之所急、解市民之所困。要用辛勤工作和亮麗的業績,證明愛國者想幹事、會謀事、敢擔事、能成事。」

  3年多的履職情況反映,不少立法會議員交出令人滿意的成績,符合夏主任提出五點希望的要求。有關注交通基建的議員,不時對沙田「T4」公路、落馬洲河套區連接路等政府工程項目的造價問題、工程設計提出質詢;近年政府財赤備受關注,不少立法會議員就控制政府經常開支、開源節流提出建設性意見,對政府在財政緊絀情況下計劃斥數億元在市區興建大型建設計劃展館表達異議,提醒政府審慎考慮興建的迫切性。有議員表明,行政立法關係是既保持友好尊重,亦會監督制衡,擔任議員不是求「互相取悅、嘻嘻哈哈」。

  議員的言行正是堅持行使基本法賦予的監督權,盡心盡力履行「代表民意、監督政府」的使命職責,自覺肩負起民意託付、勤勉履職、務實為民的重任,扮演好做行政主導的體制維護者、真正的民意代言人、高素質的管治者的角色,顯示立法會議員理性議政、務實為民的新風貌。

  努力提升參政議政能力

  香港進入由治及興新階段,迎來凝神聚力謀發展的最好機遇期,行政及立法機關作為愛國治港者最主要的兩大支柱,市民對他們的期望和要求更高。行政立法要再接再厲,保持良性互動、真誠溝通,從大局出發,求同存異,共同為香港的整體利益、長遠利益服務。立法會議員更要不斷努力提升參政議政能力,要善於問需於民、問計於民、問效於民,汲取各行各業的智慧,就土地房屋、就業扶貧、創科發展、融入國家大局、提振經濟等諸多課題提出破解難題、加快發展的真知灼見,主動支持、配合特區政府依法施政、發展經濟、改善民生,開創香港良政善治新局面,不負中央和市民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