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指引 要求防止和糾正逐利性執法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任芳頡 北京報道)國家發展改革委7日印發《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指引(試行)》,提出實行統一的市場准入制度,嚴格落實「全國一張清單」管理模式,破除市場准入壁壘,破除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不得限制商品和要素跨區域自由流動,不得違法開展異地執法或實行異地管轄,依法防止和糾正逐利性執法司法活動等。專家對香港文匯報表示,加快建立全國統一大市場,有利於打破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打通制約經濟循環的關鍵堵點。而防止和糾正逐利性執法,更是降低企業面臨的不確定性和壓力,促進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健康發展。
逐利性執法破壞市場環境
實際中,少數部門或者地方把部門利益或地方利益作為追求目標,將執法作為牟取利益的手段。指引文件提出,完善統一的產權保護制度。各地區不得利用行政、刑事手段違法干預經濟糾紛、侵害經營主體權益,不得超權限、超範圍、超數額、超時限查封、扣押、凍結經營主體財產,不得違法開展異地執法或實行異地管轄,依法防止和糾正逐利性執法司法活動。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研究員、合作研究部主任劉英向香港文匯報指出,逐利性執法行為不僅損害了企業的合法權益,破壞了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特別是在異地執法或異地管轄的情況下,由於執法標準、程序和執行力度的不統一,企業往往面臨更大的不確定性和壓力。
「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核心在於打破地方保護主義和市場分割,促進商品和要素的自由流動。而逐利性執法和異地執法往往成為地方保護主義和市場分割的工具,阻礙了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形成和發展。」劉英表示,通過防止和糾正逐利性執法,可以推動各地區在執法過程中遵循統一的標準和程序,降低企業面臨的不確定性和壓力,促進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健康發展。
開展市場准入壁壘清理整治
談及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的下一步工作考慮時,國家發展改革委體制改革綜合司司長王善成在專題發布會上表示,國家發展改革委將圍繞保障市場體制有效運行,加快完善市場制度規則。修訂出台《市場准入負面清單(2025年版)》,進一步壓減清單事項,優化市場准入管理。進一步完善要素市場制度和規則,深入推進醫療檢查檢驗結果互認、異地異店退換貨、公積金異地取用、醫保賬戶異地結算等,切實提升民眾改革獲得感。
加強涉企亂收費源頭治理
王善成還提到,將穩步推進重要商品骨幹流通走廊建設,促進商品和資源要素跨區域大規模流通;出台規範市場監管執法行為指導意見及執法行為規範,加強涉企亂收費源頭治理,健全涉企收費長效監管法律法規體系;清理廢除妨礙全國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堅決破除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除開展市場准入壁壘清理整治行動外,還將持續扎實推進招標投標、企業遷移等領域專項整治。
全面取消參保地戶籍限制
此指引文件還提到,全面取消在就業地參保戶籍限制,完善社保關係轉移接續政策。「此舉意味着靈活就業人員、農民工、新就業形態人員等群體將不再受到戶籍地的限制,能夠在就業地便捷地參與社會保險,提高社會保障制度的公平性和普惠性。」劉英表示,在當前經濟形勢下,勞動力作為重要的生產要素,其流動性和配置效率直接影響到經濟的活力和競爭力。全面取消在就業地參保戶籍限制是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促進勞動力流通的重要舉措,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有助於優化勞動力資源配置,推動經濟社會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