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權力真空」難與特朗普談判 窒礙投資損害金融市場

●加拿大與美國之間的貿易往來,直接影響經濟表現。    成小智 攝
●加拿大與美國之間的貿易往來,直接影響經濟表現。 成小智 攝

  香港文匯報訊(特約記者 成小智 多倫多報道)加拿大總理杜魯多周一(1月6日)宣布辭職,結束了各方多月以來猜測他何時下台所造成的混亂,雖然杜魯多下台表面被視為正面信息,但現在距離特朗普就職美國總統不夠兩周,加拿大經濟和金融市場將會在「權力真空」下面對新一波不確定性,尤其是特朗普若堅持對加拿大進口產品徵收25%關稅,造成的損害難以估計。

  經濟政策不確定性指數新高

  審計、稅務和諮詢公司RSM Canada稅務顧問Tu Nguyen表示,杜魯多選擇在加拿大與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的政府重新啟動貿易談判期間辭職,可能削弱加拿大的談判地位,增加政治不確定性,從而促使加拿大企業暫停投資計劃,直至美加談判前路更明確才作決定。Tu Nguyen指出,「彭博加拿大經濟政策不確定性指數」飆升至歷史新高650點,遠超其在新冠疫情爆發初期創下的上個高位,顯示政治動盪局面將會如何擾亂市場走勢。過去幾十年,這個指數通常徘徊在200至350點左右,凸顯了政治前景不確定性對經濟前景造成的風險。

  金融界指出,加拿大過去憑藉政治局面相對穩定吸引外資,但杜魯多辭職導致國會休會期延至3月24日造成的不確定性,可能導致外國投資者暫時放棄涉足加拿大市場。他們認為加拿大通脹壓力已能緩解,加上央行連串降息提振經濟,本應是刺激經濟反彈的動力,但現在政治前景存在不確定因素,這種反彈至少難望在短期內出現。

  金融服務機構Capital Economics助理總裁布朗表示,特朗普最近重申對加拿大徵收25%關稅的威脅,不禁令人認為執政自由黨在這個時候造成「權力真空」並不恰當,但考慮到特朗普多次公開嘲笑杜魯多是美國州長,加拿大將來若出現新保守黨政府,可能有望改善與美國新政府合作。牛津經濟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斯蒂洛表示,杜魯多辭職加速聯邦大選在5月舉行的可能性,如果保守黨贏得國會大多數議席,他們將有能力縮小政府規模、恢復財政平衡、減稅、削減碳稅和減少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