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你知】不預設用途 迎合發展「百搭」

  「白色地段」(white zone)的概念來自新加坡。當地市區重建局在1995年正式推行「白色地段」概念,政府不預設土地用途,把未有長遠用途的政府土地,包括填海新地、新發展區土地和閒置土地等先進行平整,並統一劃定為「白色地段」,作為土地儲備而無須預先設定用途,以配合未來不可預見的發展需要。

  有關地段由市場決定用途。以濱海灣南部的一幅空地為例,土地從30年前已展開填海計劃,並預留至今,日後發展成第三期中央商務區。

  當地政府為善用空間,不會閒置「白色地段」,或任由土地雜草叢生,而是會平整土地、種上草皮,放置寫有政府土地的告示牌,同時開放公眾使用,不少國有土地都可見民眾在內散步、做運動,直至需要發展才關閉。

  「白色地段」目的是為發展商提供更為靈活的建設發展空間,租賃使用期間,可以按照合同要求,根據需要自由改變混合各類用地的使用性質和比例,而無須交納土地溢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