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傷亡未遏 工會促改發牌制度


  工業意外向來是一宗也嫌多,工聯會安健協會昨日舉辦「保障工友生命安全,預防遠勝一切」2024年職安健回顧,指單是去年上半年的工業意外案例已多於2023年同期,11月份更罕見地單月發生5宗工業意外死亡案例,反映儘管各界多年努力,職安健環境依舊差強人意。協會呼籲特區政府及僱主積極採取改善行動,包括修訂法例以規範建造業安全管理及改善發牌制度、參考內地在設計階段已融入安全保障元素等,力求實現「零傷亡」目標。

  協會主席林淑儀表示,特區政府於去年7月強制要求指定私人建築工程採用「安全智慧工地」系統,但去年全年至少發生30宗致命工業事故,而截至12月有多達23宗涉及建造業,導致25名工友不幸喪生,凸顯承建商地盤安全管理出現漏洞及監管機構的嚴重疏漏。去年截至9月,勞工處已完成55,446次工地安全巡查,共發出3,600份停工或改善通知書並作出1,852項檢控,但情況仍未得到改善,「這表明地盤安全管理存在問題,勞工處巡查及現有措施亦未能有效阻止意外發生。」

  香港建造業總工會理事長周思傑指出,工業事故頻生源於安全管理不到位,總承辦商與次承辦商在資源上的投入並未足夠,前線管理人員未能嚴格執行安全規定,工人所接受的安全培訓嚴重不足。他以去年11月於安達臣道一個地盤發生的嚴重高空拋物事件為例指出,有工人在一幢新落成大廈內將大批建築廢料從約十多樓高處直接掟落,嚴重威脅地盤工人及附近行人的人身安全,揭示施工現場安全管理重大疏漏,認為需要將現時多屬自願性的安全守則改為強制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