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遊記/落羽杉\杜 若

  又到了華南植物園落羽杉開放的時候,日暮時分,斜陽從落羽杉枝椏間射出,打在植物園的湖面上,如織的遊人錯落其間,有別樣的風姿。

  我一直覺得華南植物園是頗具廣東風格的現代「園林」,它的龍洞園區坐落於廣州,是世界上最大的南亞熱帶植物園,也是內地歷史最久、保存物種最多、面積最大的植物園之一。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一九二九年,由植物學家陳煥鏞建立國立中山大學植物研究所,落羽杉所在的龍洞園區也已經有了接近七十年歷史。

  廣州由於氣候原因,溫帶的落葉喬木也能生長成材,落羽杉原產於美國東南部,民國期間被引入國內,新中國成立後,在植物園內大量種植,經歷幾十年,落羽杉早已長成大片的樹林,圍着植物園湖邊,比比皆是。作為落葉喬木,廣州氣候反而不會讓落羽杉樹葉掉光,湖邊的落羽杉呈現了不同的色澤,靠近湖邊光照較好的,呈現出艷麗的紅色,稍遠一些靠近岸邊的,樹葉則展現橙黃色,更有些還未來得及落葉的,仍有一絲綠意。

  可要說我眼裏最寫意的場景,莫過於拱橋、落羽杉與遠處天河區城市天際線交疊成的油畫般場景了,拱橋的古色古香,落羽杉的色彩張力,遠處高樓提供的別樣景致,都在這幅「油畫」裏得以體現。

  當然,只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香港的綠意也不遜色於任何一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