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職盡責/為國家發展建言獻策 為香港創新實踐賦能\冼漢迪
今年是筆者履職全國人大代表的第三年。在過去一年裏,筆者始終將創新科技與促進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作為建言獻策的重點方向,並積極為香港在科技成果轉化、初創企業培育、青年發展、國際交流等多個領域的發展做出努力和貢獻。
去年全國兩會期間,筆者共提交港澳「通關白名單」、調整政策激發港股市場活力、支持職業院校國際化和產教融合等6份建議。其中,「通關白名單」建議的「無感」通關概念已在深圳灣口岸、拱北口岸試點啟用,初步實現「刷臉」代替「刷證」。此外,筆者亦積極參與「兩高(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等重要議題討論並提出建議,前年及去年所提建議均獲「兩高」認可和感謝信。回港後,進行了13場兩會精神分享,覆蓋約1550人,並發表2篇兩會精神分享文章。
列席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並提出建議,關於規範互聯網鑒寶行為的建議被納入常委會會議簡報,並獲國家文物局答覆,表示將積極呼籲通過立法將文物鑒定經營納入法定管理,協調有關部門加強互聯網鑒定內容管理等。參加港區全國人大代表赴廣東和河南調研考察活動,並在與當地領導會見中發言,提出推動「物流通+人流通」增強粵港人心相通、「AI+產業」、人才回鄉等建議。作為班長,參加由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與江蘇省委統戰部主辦的首期香港青年企業家張謇企業家精神研修活動,帶領30名香港青年企業家和10名江蘇青年企業家學習張謇企業家精神。
駁斥抹黑助力正能量傳播
參加香港特區政府舉辦的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宣講會,認真學習領會三中全會精神。受邀出席香港島各界青年學習貫徹三中全會精神分享會,就三中全會精神進行了分享,並從教育融通、科技協同、人才交流三個方向提出香港改革建議。並就新質生產力、國家安全、灣區發展、創新科技等領域發布文章55篇。在全國兩會、三中全會、重要涉港活動、23條立法,以及境外勢力造謠抹黑等關鍵節點都積極通過媒體發聲,駁斥抹黑言論助力正能量傳播,並通過Facebook等社交媒體以更生動、更接地氣的方式對外傳播國家戰略,講述香港故事。
在施政報告、財政預算案、《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香港園區發展綱要》發表前,筆者向行政長官和特區政府提出多項建議,部分意見並得到特區政府採納,例如「創新及科技基金」下設立100億元「創科產業引導基金」等。早前筆者再向特區政府提交促進香港創科、人才、文化等領域發展的建議,包括進一步加強算力基礎設施建設、深港合辦盛事等。此外,筆者獲特區政府委任人工智能資助計劃委員會主席,未來將致力於推動香港人工智能生態圈的發展。
互聯網專業協會亦發揮促進兩地合作交流,包括帶領香港創科界人士拜訪中央港澳辦、國家數據局,提出設立兩地院士聯合實驗室、促進海外華人華僑回鄉建設等建議;組織香港科技創新考察團內地及中東考察交流;組織香港青少年赴內地交流學習,多年來共組織超過5000名香港青少年參與此類活動;舉辦青少年創新比賽、灣區創業、支援弱勢群體等活動11場,參與人數超1000人;走進本港100餘間中小學開展「學界親親上網大行動」講座,超過25000名學生參與;舉辦第八屆深港澳大數據論壇,搭建產、學、研、資大數據應用交流與合作平台,線上線下共吸引超過15000名科創界人士參加;舉辦數質發展論壇,圍繞香港發展新質生產力和數字經濟進行了交流探討,吸引了約100名學者、企業高管等各界人士參與。
筆者創立公司國宏嘉信聯合香港中文大學(本部和深圳校區)、香港科技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大學、香港浸會大學、數碼港舉辦6場創投活動,共吸引超過1000名兩地的專家學者、投資人參與;攜手博約資本、晉天投資就設立河套合作區跨境雙幣早期母基金和系列專業子基金進行簽約,未來將為優質深港、粵港科創項目提供境內、境外全投資周期賦能;攜手前海科創集團及前海產發集團成立科創投資基金助力深港青年創新創業。
促進兩地創科合作交流
此外,筆者作為數碼港投資者網絡策劃小組主席,籌劃舉辦了「2024數碼港創業投資論壇」,吸引超過2600人參加。
未來,筆者將繼續學習和貫徹落實全國兩會、三中全會精神,依法履職盡責,積極收集和反映香港民眾的意見與建議,並進一步促進兩地創新科技合作和兩地青年交往、交流、交融,與各界一起努力,共同為香港實現更高水平的繁榮與穩定貢獻力量。並會繼續開展積極正向宣傳,傳播中央大政方針、國家及香港發展成就,讓國際社會更加全面、客觀地了解國家及香港的發展狀況和前景。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香港互聯網專業協會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