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聲貢獻/燈塔守護人 有份成就香港繁榮

  圖:花嘉蓮(左)讚揚父親為香港的繁榮默默貢獻。旁為花維路太太。
  圖:花嘉蓮(左)讚揚父親為香港的繁榮默默貢獻。旁為花維路太太。

  守護着這座不平凡燈塔的管理員叫花維路,亦是香港漁民界尊敬、稱為「漁民之父」的傳奇人物。在港出生,父親是「太古號」英國船長,歐亞裔的花維路說得一口流利廣東話,日軍侵港時,花維路與家人被囚禁在赤柱戰俘營,戰後他隨家人到澳洲休養,但因橫瀾島燈塔在戰時受到嚴重破壞,當過橫瀾島燈塔機械學徒的花維路,選擇回港維修燈塔,自此駐守橫瀾島及青洲火藥庫直至退休。

  戰後回港 獨自駐守孤島

  花維路女兒花嘉蓮最近與王瑋樂等登上橫瀾島,尋找父親生前工作的足跡。「爸爸當橫瀾島燈塔管理員時,我還未出世,最近與教授一起登陸橫瀾島,參觀燈塔,感受很大,島上環境惡劣,路途遠,好佩服爸爸後生仔一名可以去遙遠的孤島工作,一個月只能回家兩周。」花嘉蓮表示當天首次踏足橫瀾島,風平浪靜,但想像到父親駐守燈塔時遇到颱風、或季候風的吹襲的惡劣環境,挑戰相當大。

  花嘉蓮表示父親選擇回到香港維修燈塔,是本着使命感,認為在香港能作出的貢獻較留在澳洲更大,因為香港才是他的家。

  花嘉蓮說父親駐守橫瀾島燈塔時,香港已有機場,不過當時香港與外國溝通及來往仍依靠船隻為主,橫瀾島是外國船隻從東南邊入香港水域的第一個航標。「我爸爸是其中一個無名英雄,燈塔守護人,有很多人與爸爸一樣,付出很多青春、犧牲與家人相處時間,成就今日香港的非凡,沒有燈塔管理員,香港的發展不會像今天般順利。」花嘉蓮這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