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彎/乒乓風波\關 爾

  歲末年初,一場乒乓風波引發網絡熱議。國乒奧運冠軍樊振東和陳夢公開發文表示退出國際乒聯世界排名,並直言不諱地提到了世界乒乓球職業大聯盟(WTT)「退賽罰款」的強制規定。

  WTT是國際乒聯於二○一九年推出的新機制,出台措施「強制」頂級選手參賽,就是為了提高賽事的精彩程度,增加對球迷和贊助商的吸引力。客觀來講,類似規定並非WTT獨有,網球界、籃球界的職業賽事都有強制參賽要求,但他們都同時設有老將豁免條款,體現對功勳運動員的尊重和認可。

  樊振東的公開聲明之所以贏得支持,甚至不少外國選手也紛紛發聲力挺,很大程度上緣於WTT在賽事的商業化與專業化上並未找到絕佳平衡點。去年,很多國乒隊員在奧運會後來不及休養調整便馬不停蹄地奔波於WTT的各個賽場,精疲力竭,發揮失常,早已暴露了這一問題所在。最新消息顯示,國際乒聯已成立特別工作組,對現有規定進行審查。

  這場風波的另一層意義,是促使人們對「乒乓球運動商業化該怎麼走」進行深層次思考。此前在打造明星球員、炒作CP搭檔等一系列操作之下,國球運動確實獲得了市場熱度,但這些粉絲關注的是球員私生活而非運動項目發展,最終並未能形成健康良好的正向效應,反而引發了粉絲互撕謾罵等「飯圈」亂象。

  樊振東是最堅決抵制「飯圈文化」的運動員之一。有棱有角、真誠率真的個性,讓他贏得了球迷以外更大群體的支持,也得到諸多高端品牌贊助商的青睞。最近他頻頻跨界代言,恰恰證明了,與飯圈群體旗幟鮮明地進行「切割」,同樣可以擁有萬眾矚目的出圈影響力。從關注技戰術提升,到捍衛國乒榮耀,再到主動維護乒乓球運動健康發展,樊振東完成了一個卓越運動員的蛻變與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