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志宏樂見楷書重回書法頂流
蘭亭獎喚大眾重視書法藝術價值
「此次獲獎,不僅是個人榮耀,更是一份責任,是對楷書藝術價值的有力肯定,更讓我堅信,楷書這一古老書體在當代仍具蓬勃生命力。」 第八屆中國書法蘭亭獎(書法創作方向)銀獎得主——程志宏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記者專訪時表示。蘭亭獎,作為中國書法藝術的至高榮譽,一直備受矚目,程志宏此番斬獲該獎楷書最高獎,如同一束強光,重新聚焦人們對楷書的目光,喚起大家對這一傳統書體的重視,亦喚醒了當代中國人的漢唐審美記憶。 ●採、攝:香港文匯報記者 劉蕊 河南報道
程志宏人如其書,溫文爾雅、氣質內斂,記者能在採訪中感受到他的謙遜與平和。在當今書法風格多元化的背景下,楷書的發展曾一度受到壓制。但「楷法無欺,此次獲獎是對楷書以及楷書作者的全面認可,也能夠提醒大家在書法普及與推廣中,讓人重新重視法度在書寫中的意義。」程志宏表示。
回顧準備蘭亭獎作品的日子,程志宏表示自己一直在臨摹與創作中尋求靈感。在取法上,他選擇了隋唐和北齊的書法風格為作品主調。其間,中楷斗方的誕生歷經波折,創作曾因版本、狀態和精力等出現差錯,但程志宏不氣餒,反覆書寫,最終決定更正誤字,一氣呵成,讓作品呈現出最佳狀態。大字對聯的書寫酣暢淋漓,從四言、五言的大字到多字龍門對,經過揣摩與篩選,程志宏從三副九言對聯中擇其一,盡顯書法的雄渾之氣。小楷作品則展現出一種成熟而自然的書寫狀態。每晚睡前,程志宏都會在數十張箋紙上揮毫,少雕琢、多隨心,最終從兩冊中選定一冊寄送。其中,作為主要參評作品的大楷對聯,選用民國邵銳集宋詞聯句,以蠟箋紙和濃墨書寫,以唐人楷書為根基,在靜穆端莊、清剛勁挺的筆觸中,自然流淌出書寫的意趣與韻味。
程志宏指出,古代文人視書法為學問之餘事,而在當下,儘管毛筆書寫已退出實用舞台,但學習書法的初心不應受外界獎項左右。他謙遜地表示,自己的藝術探索之路漫長而艱辛,文化素養的提升至關重要,不能因階段性的榮譽改變對書法藝術的純粹追求。
楷書為基 國展常客
隨着中國國力日益強盛,人們對傳統文化的熱愛與認同愈發強烈。「雅正書風」成為主導,楷書作為書法史上的經典書體,成為人們探尋文化根源的重要突破口。
在程志宏看來,楷書的端莊大氣、規整嚴謹,給人以沉穩寧靜之感,契合當下人們在快節奏生活中,對內心平和的追求。楷書也蘊含着中華傳統文化的中庸之道與和諧之美,這種審美價值在當代社會中愈發珍貴。程志宏認為楷書是書法藝術的根基,其嚴謹的法度和規範的結構猶如建築的基石,支撐着整座「書法大廈」。
正因如此,程志宏是國家級展覽的常客。他的作品曾多次入選第八屆、第九屆全國書法篆刻作品展,第五屆、第八屆全國楹聯書法作品展,第四屆全國正書大展等眾多權威性展覽。他的大字楷書成為「偉業: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書法大展」中最受歡迎的作品,他更曾作為唯一的新文藝群體書法家代表發言。
程志宏也談到,當前書壇一些所謂的 「醜書」「吼書」 等現象,在一定程度上偏離了書法的傳統審美和正統風格。但令人欣慰的是,唐楷的實用與雅正持續得到了大眾的歡迎。
沉潛傳統 文以載道
程志宏與書法的緣分始於孩提時代。母親的一手好字,在他心中種下熱愛書寫的種子。六歲時,啟蒙老師劉波引領他踏入毛筆字的世界。十二歲時,柳公權的《玄秘塔碑》和《神策軍碑》如明燈,照亮他前行的書法之路,唐楷的嚴謹法度為其奠定堅實根基。求學過程中,程志宏輾轉開封、杭州、北京等地,不斷開闊視野,提升藝術修養。他從歐陽詢、顏真卿、褚遂良等書法大家的筆墨中汲取養分,不僅研習筆畫形態,更注重領悟其中的文化內涵與審美意趣。程志宏更仔細剖析古代楷書中筆畫的呼應、字間的疏密布局以及整幅作品的行氣連貫,從整體到局部,再從局部回歸整體。長期的臨摹與研究,讓他精準掌握古代楷書的精髓,對楷書的法度與神韻了然於心。
「最入古才能最創新。」程志宏以吃飯來比喻自己對古法的態度,「師古是主食,是硬性要求,必不可少的。但逾古又是不可或缺的配菜,是不自發的。主食與配菜合為一道,才是美味。有人一輩子摹古帖、尋古意、慕古人,但生活、審美方式等都與古人相距甚遠。師古與逾古,實際上是辯證統一的。」
在校園中推廣書法
程志宏視書法為樹立文化自信的絕佳切入點。中國書法以其獨特的漢字音、形、意結合的藝術魅力,吸引着全世界文字和文化工作者的目光,激發着他們對漢字書法的憧憬與嚮往。如在中國春節申遺的宣傳片中,程志宏書寫的節氣月份年曆元素,端莊挺拔,展現出積極向上的中國文化形象,向世界傳遞着中國書法的獨特韻味與精神內涵。
程志宏平日還會走進校園,通過開設書法課程、開展書法講座及形式多樣的書法展示活動,營造濃厚的書法教育氛圍,令河南中小學師生的書法水平得到很大提升。「中小學書法教育是素質教育,而非專業教育,不以培養小書法家為目標,而是立足基礎教育,遵循基本規律,培養傳統文化素養,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書法不僅是個人內心世界的完善與表達,更是社群交流與文化溝通的有效橋樑。」他期待更專業、更年輕的人才加入進來。在電子設備普及對書法形成衝擊的時代背景下,程志宏強調書法傳承更應注重 「感情牌」,即堅守書法藝術中所蘊含的人類情感、文化底蘊和精神追求,通過舉辦各類富有情感溫度的書法展覽、文化活動,以及書法創作者與愛好者之間的面對面交流,讓書法藝術在人與人的情感傳遞中得以延續和發展,在時代的浪潮中堅守初心。
程志宏簡介
1977年生於山西嵐縣,現居河南鄭州。畢業於中國美院書法篆刻專業,首都師範大學藝術碩士。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全國書畫教育協會常務理事、中國書法家協會書法培訓中心教師、河南省書法家協會理事。兼任山西師範大學書法院、曲阜師範大學書法學院、太原師範學院書法院客座教授,蘭州交通大學中國書法文化研究所、江西師範大學書法系特聘教授,民革中央書畫院理事,民革河南中山書畫院副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