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美加關稅 港PMI顯示新訂單減

●企業憂慮美國關稅對貿易前景的潛在挑戰,為保銷路,開始調低售價,同時承受成本升幅,意味利潤壓力正在加重。 資料圖片
●企業憂慮美國關稅對貿易前景的潛在挑戰,為保銷路,開始調低售價,同時承受成本升幅,意味利潤壓力正在加重。 資料圖片

  香港營商環境續溫和擴張。標普全球公布,香港去年12月採購經理指數(PMI)經季節調整後為51.1,按月跌0.1,連續3個月處於擴張區間,但產出、新訂單、就業、採購庫存等分項指數均下跌;12月來自海外和內地的新增訂單量同時減少,整體訂單增長放緩至3個月低位,主要受外部需求疲弱,以及憂慮潛在的美國關稅威脅所拖累。 ●香港文匯報記者 莊程敏

  標普全球市場財智經濟研究部副總監潘婧怡昨表示,香港營商環境去年底保持穩定,第四季的產出指數平均值創2023年第二季以來高位,反映經濟增長較之前數季好轉。不過最新12月的PMI顯示增長速度放緩,前瞻指數亦顯示放緩趨勢或會在今年初持續。

  減價削利潤 零售業最受影響

  她續指,外部需求減弱,壓抑2024年最後一個月增長的銳氣,不少業者就美國關稅對貿易前景的潛在挑戰表示憂慮,有關影響還將在新的一年繼續左右營商情緒和經濟狀況。企業為保銷路,不但承受成本升幅,還開始調低售價,意味業者面對的利潤壓力正在加重,並以批發及零售業最受影響。

  另外,標普亦指業界在價格定位方面顯得謹慎,即使成本持續上漲,卻依然調低產出價格,有關跌幅更是2021年3月以來最大。企業對經營前景維持悲觀,憂慮主要來自競爭加劇與貿易壁壘挑戰對後續銷情的影響。同時,企業在年內第七度精簡人手,職位減幅雖然輕微,但與上月增聘員工的景況有所差別,也是3個月以來的最大跌幅。

  星展香港料港就業市場仍偏緊

  星展香港經濟研究部經濟學家謝家曦昨表示,去年底息口仍偏高,影響借貸及經濟動力,息口亦是新一年經濟活動面對的最大隱憂,市場關注美國聯儲局下半年能否持續減息。他又指,內地經濟近期稍有好轉,隨着預期「兩會」將公布更清晰的財政政策,經濟氣氛有望進一步好轉,但措施需時傳導至實體經濟,市場關注如何帶動本港進出口貿易。

  謝家曦預期,香港PMI去年大部分時間處於50至51的溫和擴張水平,但如果港元拆息仍偏高,會令經濟動力、樓市等資產市場持續受壓。他預料,本港去年經濟增長2.4%,今年微升至2.5%。

  他估計,今年本港失業率平穩,就業市場仍偏緊,但相信不會出現裁員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