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工展會平台 令香港品牌更吸睛
第五十八屆工展會1月6日晚閉幕,吸引了130萬人次入場參觀購物,銷售總額10億元。工展會一向以來是展示香港品牌的平台,香港旅遊業正值轉型之際,訪港旅客比以往更有興趣見識糧油麵食、參茸海味等本港地道飲食,探索特色港風餐具家電。未來工展會除了繼續努力吸引市民到場外,也要向外宣傳推廣,讓更多旅客到臨展場,對香港這個購物天堂有新的體驗。
工展會是香港知名品牌雲集展銷的年度重要場合,主辦單位和參展商舉行連串的優惠和促銷活動,都吸引到大批市民到場「掃貨」滿載而歸。不過,入場者之中,旅客或者到來考察的境外同業的佔比就相對較少。回歸初衷,除了購物外,組織工展會的目的,本來是展示本港工業和零售產品的最新發展成績,見證香港經濟與市民生活品味的進步,既針對本地消費者,又希望協助本港品牌走向世界,擴展銷售網絡。
在疫情之後,本港再次迎來旅客,但旅遊業生態已有顯著變化,旅客從「食買玩」、暢遊維港山頂等傳統景點,轉為追求探索精品,以及造訪特色店舖與市集。社交媒體「小紅書」上就有不少帖文介紹香港的餐廚用具,如「萬壽無疆」杯、雞公碗,以及製作月餅、蛋撻用的模具,這些都是香港地道飲食與烹飪文化的體現,獲得不少點讚。
香港擁有嚴格的品質監控制度,營商信譽屢獲好評,香港品牌一貫給予公眾信心的保證,具備市場吸引力。過往,香港都是以銷售世界各地百貨而聞名,其實香港製造的商品,質量口碑不遜海外競爭者,不少內地和海外旅客都對香港產品有信心。如今訪港旅客對本地特色產品的興趣比以往更增,工展會正好可以發揮作用,向旅客介紹本港的產品。當中重點,除了吸引旅客在場消費,更重要是讓他們認識香港品牌,使本港品牌長遠可以打通落戶內地和海外市場的渠道。
香港會展業興旺,近期多個大型會展項目在港舉行。新年伊始,第51屆香港玩具展、第16屆香港嬰兒用品展、第23屆香港國際文具及學習用品展同時在香港會展中心舉行,為2025年首輪貿易展揭開序幕。這些大型展覽也是吸引旅客、刺激消費的上佳平台。為增加旅客對工展會、大型展覽的認識和興趣,未來特區政府、旅遊發展局、廠商會以及其他大型展覽的主辦單位宜聯合進行宣傳活動。參考在廣州舉行的廣交會,當地政府在會場外舉行「海絲文旅周」,透過展覽和演出讓參觀者沉浸式體驗廣府文化和廣東非物質文化遺產。這種聯乘活動模式值得香港方面認真借鑒,結合購物、文化娛樂活動、導賞團等環節,讓旅客有更多元體驗,使工展會、各類展覽辦得更有聲有色,增厚本港工商品牌魅力的底蘊,創造更大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