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程駕駛天秤 機手地面嘆冷氣
「利園八期」地盤引入新科技 配合AI無需高空工作
香港的建造行業因工作環境惡劣以及人口老化等問題而面臨人手短缺,特別是近年接連發生的地盤意外更令年輕人抗拒入行,導致行業青黃不接,其中低於30歲的天秤機手僅佔整體人手7%。有建築商特別引入「遠程駕駛天秤系統」,讓天秤機手在地面的控制室嘆着冷氣來遙控。該系統結合組裝合成(MiC)、人工智能(AI)和物聯網(IoT)技術,不僅提升工地安全,更為業界改善工作環境,有望吸納更多人才入行。 ●文/圖:香港文匯報記者 黎梓田
希慎興業及華懋共同發展的加路連山商業項目「利園八期」是少數引入「遠程駕駛天秤」的商業項目,希慎興業執行董事及首席營運總監呂幹威昨表示,遠程駕駛天秤技術可提高質量、建造速度和安全性,適合現代環保和建築。公司希望為業界帶來鼓勵及示範作用,在質量、速度、安全和招募新人方面有作用。
優化工作環境 吸引年輕人入行
協興建築副董事總經理馬德源昨表示,傳統天秤機手面臨高空工作的安全風險,亦需長時間在高空且細小的空間工作,面對如廁及用膳等生理需求的問題。同時、行業面對勞工短缺及人才老齡化等現象,例如天秤機手平均年齡約49歲、低於30歲的天秤機手僅整體佔7%、整體註冊天秤機手僅600多人等。
馬德源指,為了有效解決這些痛點,協興建築開發了遠程駕駛天秤系統,他指,機手可在地面的控制艙內,利用實時監控技術,掌握風速、吊重物重量等關鍵數據,並通過遙控設備操作天秤、從而大幅降低高空工作的風險,同時改善操控環境,有望吸引更多年輕人入行,甚至提高女性天秤機手的比例。
馬德源介紹,遠程駕駛天秤系統的地面駕駛艙還原吊運工作操作環境,配備了多角度高清攝像頭、Al視覺輔助和防碰撞偵測功能,並協助操作員實施精準吊運與安全評估。此外,物聯網技術支持天秤運行數據的實時監控和雲端管理。大數據分析則為系統的施工決策、AI機械學習、自動化系統開發等提供數據基礎。系統支援遠程更新與故障排除,令系統穩定運行,並兼容未來技術整合。遠程駕駛天秤系統不僅提高工地安全和施工效率,還推動建築行業數碼化,為未來智慧建造奠定基石。
應用MiMEP比率達85% 提升效率
另一方面,利園八期亦引入「機電裝備合成法」(MiMEP)。項目的風(通風與冷氣系統)、火(消防安全)、水(供水排污)及裝(供裝網絡)四大組備工程採取「機電裝備合成法」技術,即以 「場外預製、場內裝嵌」的方式進行。技術合共使用逾7,000個模組,這技術應用比率高達85%,創下全港私人建築最高比率。希慎興業項目工程助理總經理余偉沛表示,應用MiMEP可加快工序,整體機電裝備成本可減少5%,效率加快約10%,建築廢料削減70%。
為了研究「機電裝備合成法」的可行性,希慎與建築顧問公司花了2年多時間作規劃及研究,收集承建商的意見,深入考量實際推行時會遇到的挑戰,並運用數碼科技,包括BIM(建築信息模擬技術)及DfMA(製造和裝配的設計)設計出周全精密的通盤計劃,務求在前期規劃階段已研究及關注「風火水電」組件的可製造性和可裝配性,並於總分包合約內明確闡述將「機電裝備合成法」的相關分工細節及施工範圍,以便在本項目中最大化地採用「機電裝備合成法」。
遠程駕駛天秤系統 核心簡介
遠程無線操作,改善工作環境
●天秤手可在地面上的MiC 控制艙內操作,徹底消除高空作業風險
●採用無線網橋技術,網絡延遲低於100毫秒,實現即時操作
天秤手全程參與產品開發
●根據天秤手意見進行優化,控制台模擬傳統設計,可快速適應操作
●實時傳輸拉索與馬達的工作畫面與聲響,幫助判斷運行狀態
智能視覺輔助,極致精準
●多角度高清攝像頭和視覺輔助功能,提供360度全景環境畫面
●超清低延遲鏡頭精準定位吊鈎,提升吊運工作的精確度
多系統協同,提升效率
●與傳感器連接,自動檢測設備狀態並實時反饋運行數據
● 支援多台天秤防碰撞偵測,通過IoT技術實現動態調度避免碰撞
● AI偵測未經核准人員進入吊運區域並發出警報
數據驅動,實現可拓展性
●支援遠程更新,隨時添加或優化功能
● 每次操作數據自動上傳雲端,透過大數據分析支持機器學習,為自動化應用奠定基礎
安全設計與緊急應變機制
●配備腳踏控制對講機·確保操作時雙手不離控制桿實時監測運行數據,進入限制區或超重時發出預警
● 配備 UPS 緊急不斷電系統,確保斷電時安全停泊
●地面控制艙設有指紋密碼電子鎖與機械備用出口,確保緊急撤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