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赴港中介騙三千護工

  至少涉十間家政培訓 捲款逾6000萬內地拘多人

  為紓緩香港各行各業「人手荒」,特區政府2023年推出「院舍輸入護理員特別計劃」,將赴港打工的護工配額由4,000個增至7,000個。作為護理員搖籃的廣西自治區掀起應聘潮,不少內地護工為赴港打工,甚至借錢支付高昂中介費。當地執法部門先後拘捕多名借外勞計劃為幌子斂財的團夥人員,據悉事件已有最少十間家政培訓公司、3,000名護工誤信中介,每人繳付1.3萬至3萬元人民幣中介費,業界相信受騙總金額高達6,000多萬元人民幣。 專題組

  記者日前走訪中介集團一名下線黎珊珊位於廣西橫州的住處,發現數十名來自廣西本地的護工正圍着黎珊珊,夾雜粗言穢語「喊打喊殺」,要求她退還辦理赴港打工的費用。有護工向記者申訴,該筆中介費相當於在南寧打工3至5個月薪酬,不少人為此借款,或刷信用卡籌錢。

  其中一名韋姓女士付款給黎珊珊搭路,「本來以為可以赴港工作,收取最少每月1.5萬港元工資,就能夠償還這筆中介費,但至今沒能辦成赴港,反而欠債,還要背負利息,希望黎珊珊盡快退款。」身懷六甲的黎珊珊亦申冤,聲稱自己誤信一間中介公司,成為其中一員,沒想到對方(老闆)捲款而逃。

  黎珊珊其後向記者表示,於疫情期間曾申請赴港當護工,但最終落空,同批入選的姐妹3個月後結束香港抗疫歸來時,人均7萬元人民幣的收入令她羨慕不已。特區政府之後再招募護工,她遂四處打探應聘渠道卻一再受騙,偶然認識中介公司的員工朱榮,對方並慫恿她利用在內地護工界的人脈,為中介公司獵頭,承諾每收到一名應聘護工的中介費後,黎珊珊可獲2,000至4,000元人民幣回佣。她經手的赴港護工涉及482人,中介費總額465萬元人民幣,但黎珊珊聲稱自己分文未收,已悉數轉發予朱榮。記者調查發現,朱榮已於去年10月4日被廣西南寧北湖派出所以涉嫌詐騙拘留。

  類似被圍攻的場景,也在南寧人張運蓮身上出現。她曾來港當護工3個月賺取可觀收入,回鄉後謀求再次赴港打工,一間中介公司在抖音主動聯絡她,承諾代辦赴港打工手續,惟她其後發現相關公司並無計劃聘請外勞。

  利誘入局充下線 貼錢退款

  謊言被戳穿後,中介公司竟邀請她成為下線物色內地勞工,張運蓮最終亦成為中介全資附屬公司的招募代理人,並向記者出示相關的工牌。張運蓮之後也發展了自己的下線曾祥鳳,據張運蓮統計其經手招聘勞工約150人,經手轉交中介費約80萬人民幣。然而東窗事發後,諸多勞工上門追債,張運蓮悔恨當初被利誘入局,「現在被人追債,我要自掏腰包退錢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