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讀者/情緒是創作的燃料\米 哈

  為什麼遇上服務態度差勁的售貨員,我們會想到網上寫一篇千字文?為什麼在婚宴上,平時寡言的父親會在台上滔滔不絕?為什麼分手後特別想寫情歌?因為情緒是創作的燃料,無論是憤怒、感動、悲傷,只要足夠強烈,情緒便會推動我們把感受具象化為文字、音符或圖像,又形成故事。

  於是,當我們要尋找故事素材時,情緒是一盞信號燈,提示我們應該關注的方向。我們可以想像,這一盞情緒信號燈,一直引領我們走過生命的旅程,當它閃爍紅色時,意味着我們的期待遇上阻礙,當它發出溫暖光芒時,則表明一切順遂。

  說故事的人都會好好記錄這盞燈的不同光線。在想說故事時,我們會回想那些曾經讓自己強烈觸動的瞬間:是什麼讓你感到憤怒、幸福或心碎?那些時刻發生了什麼,接下來又有什麼改變?無論是什麼情緒,都能成為故事的核心。

  要將情緒轉化為故事,可以從以下「情緒四問」入手:我感覺到什麼?是什麼讓我意識到某種變化或新鮮事?這是因為我本來渴望什麼,才會有這樣的情緒?最後,我如何面對這個感受,又學到了什麼?

  以一個減肥者的故事為例:看到秤上顯示的數字,我感到沮喪,那是我意識到體重又回到了原點,回到了歷史的最高點。我想要穿上一條十年前可以穿上的牛仔褲,我想要證明自己能做到。但,我又失敗了。我在介意什麼?我在介意自己不夠自律?我在介意自己不會進步?不是。我是在介意自己回不去,回不去十年前的我。那時的我,可以穿上這一條牛仔褲,身邊有着那一個他。原來,我不介意自己的體重,我只是沒有放下過去。

  透過回答「情緒四問」,我們可以捕捉情緒,還能夠將它們轉化為有意義的故事情節,而更神奇的是,當你將這些情緒寫成故事之後,你會發現,你找到了一個安置情緒的方法。燃燒情緒,化成動能,給自己寫下可以好好保存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