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針集/北水蜂擁南下 港金融再上層樓\大衛

  圖:眾多H股相對A股有六成至七成大折讓,中國移動正是其中之一。
  圖:眾多H股相對A股有六成至七成大折讓,中國移動正是其中之一。

  內地低息環境下,北水南下香港投資股票、債券等金融資產的積極性顯著提高,其中淨買入港股金額,預期在去年8000億元的基礎之上,今年有望突破萬億元大關。目前內地與香港市場互聯互通渠道還有很大擴容與優化空間,將為香港資本市場發展注入更大動力,助力金融業再上一層樓。

  由於特朗普2.0將至,市場進入高度戒備狀態,過去一個月紛紛沽貨套現,憂心特朗普本月中開展第二個總統任期首日推出加徵貿易關稅政策,隨時引發金融市場震盪。包括美股在內的環球股市在2025年開局不利,在過去一周MSCI環球股市指數下跌1%,令過去一個月指數跌幅擴大至3%,近期高估值美歐日股市相繼高位回落,投資者不能掉以輕心。

  內地息低 買港股積極性大增

  港股上周亦跟隨外圍股市走低,恒生指數失守20000點,回落19700水平,但港股成交保持活躍,上周五單日成交逾1600億元,低位有不俗買盤支持,其中內地投資者透過港股通渠道在2025年首兩個交易日合共淨買入港股157億元,未有受到恒指下跌所影響。事實上,恒指回調至20000點以下,反成為內地私募基金、養老、保險等長線資金加倉港股的良機。

  去年內地投資者投資港股熱度達到2014年港股通開通以來最高點,在2024年北水南下淨買入港股規模創下8078億元歷史新高,較2023年的3188億元,大增1.5倍,增幅十分驚人,顯示北水為港股企穩回升提供有力支持作用,去年恒指、恒生科技指數及國企指數分別上升17.67%、18.7%及26.37%。

  北水流入或破萬億 追捧高息股

  值得留意的是,今年北水買港股規模有望向上突破萬億元,甚至更高水平。

  一是內地貨幣政策轉向適度寬鬆,人民銀行將擇機降準降息。因此,內地不僅銀行存款利率繼續下調,國債收益率亦創新低,2年、10年及30年期國債收益率一度跌穿1厘、1.6厘及1.85厘,促使內地投資者積極增加境外金融資產配置,包括股票、債券及基金。

  二是港股H股相對A股有六成至七成大折讓,以及恒指成份股息率普遍在5厘以上,吸引北水大手吸納高息H股。例如目前股息率6.4厘的中國移動H股股價,比A股股價低逾六成,這是北水大買中國移動H股的因由所在。

  基金銷售火熱 互聯互通潛力大

  三是內地與香港市場互聯互通還有很大擴容與優化的空間,對香港資本市場發展及金融業再上一層樓至關重要。最近經修訂的內地與香港互認基金管理新安排,將互認基金客地銷售比例限制由50%放寬至80%之後,近日一隻投資於境外人民幣、美元、歐元或港元計價投資級別債券的易方達債券基金產品,在內地市場銷售火熱,僅一天在內地銷售規模已超逾基金總資產的80%限制而要暫停申購。

  由此可見,內地與香港市場互聯互通潛力大,仍有頗大拓展空間,為香港資本市場、金融業發展注入更大動力。

  內地投資者買港股規模勢再創新高,為香港資本市場發展注入更大動力。特區政府宜抓緊北水蜂擁南下帶來金融業發展機遇,特別是加大促進人民幣計價股票交易的力度,強化香港助力國家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角色與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