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用者自付原則 保財政持續穩健
【大公報訊】記者龔學鳴報道: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昨日表示,面對財赤,政府未來會聚焦開源和節流,既要通過不同方式增加收入,也要控制內部支出。但在思考開源節流的方法時,會考慮對市民的影響,並善用用者自付的原則,使政府的財政管理持續穩健。
許正宇指出,政府正積極開拓新市場。他早前到訪印尼,當地政府有計劃在香港發債券。他表示,以往印尼在香港投資,或使用香港服務的程度,相比其他鄰近國家不算高,因此需要在當地加強宣傳推廣。他透露,印尼公司亦有興趣在香港成立家族辦公室。家族辦公室要管理資金及處理法律工作,亦須按政府規定在香港投資200萬元及聘請兩名本地員工,令香港經濟直接及間接受惠。政府還將會推出措施,令企業在港設立家族辦公室的同時,可以透過資本投資移民計劃來港,很快會有政策細節。
打造全球最大跨境理財中心
許正宇引述去年三月的一份獨立研究,表示已有2700間單一家族辦公室在港營辦,當中超過一半管理資產超過5000萬美元。他指出,家族辦公室在港營辦的勢頭不錯,最新關於香港資產管理量的研究顯示,大約是四萬億美金,差不多是12、13倍的國內生產總額(GDP),當中與私人資本有關的約是一萬多億美元。有研究顯示,香港有信心及有機會於2030年前成為全世界最大的跨境理財中心。
許正宇又指出,將於本月13至14日舉行的亞洲金融論壇,無論中東、東南亞或海外的參與度都比過去「有質的提升」。他說,為了配合國際多元新秩序,香港需要走出來,令到海外不同的國家有溝通交流的機會,同時可以思考如何能夠分散投資及分散布局,由於大家都不知道誰會跑出,因此要懂得走位及做好國際化的資產配置,這方面正好與香港的優勢脗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