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預算案諮詢/陳茂波:推動政府內部加強科技應用 議員倡按緩急輕重整合資源減開支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日發表網誌,介紹財政預算案公眾諮詢的新進展。陳茂波表示,改善公共財政的關鍵在於開源節流。政府的策略是以節流為主,會管控經常開支增幅、按緩急輕重調整工務工程的推行時間、檢視個別資助計劃,以及推動政府內部加強科技應用。
《大公報》就如何考慮政策的輕重緩急訪問了多名立法會議員。不少議員都支持加強部門資源整合、減少政府開支。有立法會議員提出,節流應保障基本民生、大力減少政府開支,同時向「招商引資」及「招才引智」方向安排資源。亦有立法會議員認為,要扶持市民「擺脫福利依賴」。\大公報記者 黃釔淼
陳茂波在網誌中說,在預算案的諮詢過程中,公眾最關心和重視的議題是拚經濟、謀發展,和應對公共財政的挑戰。政府會跟不同業界、不同階層市民交流和討論,以更全面地聆聽大家的想法和意見。
陳茂波強調,市民都關心香港的經濟狀況和發展,期望能吸引更多旅客訪港,並促進旅客和市民在港多消費,也期望能吸引更多資金流入,讓經濟改善的勢頭能進一步鞏固。只有更好地發展經濟,才能創造資源以支持推行各種社會服務,才能為市民創造更多更好的就業機會。
按緩急輕重調整工務工程
就過去連續兩個財政年度的財政赤字,陳茂波認為改善公共財政的關鍵在於開源節流。政府的策略是以節流為主,首要是在維持以至改善公共服務的前提下,管控經常開支增幅;亦會按緩急輕重排序調整工務工程,優先發展北部都會區及其他與經濟及房屋發展相關的工程項目。
立法會議員、勞聯主席林振昇建議,各部門在科技應用上可以加強整合,例如現時勞工處有一個系統處理發還產假薪酬,將來又開發另一系統發還取消強積金對沖後遣散費的開支,性質差不多,是否可以整合,每年各部門共開發幾百個這類電腦系統,應加強整合節省資源。如一些部門申請電腦化項目,但效益有限,達不到減省人手,暫時不應該批准。除政府部門外,其他資助機構的撥款申請,例如醫院更新工程、大學建新大樓等,也應審視優次,或設定每年撥款上限,節省資源。
立法會議員、新質企業家聯合會創始人尚海龍表示,以多年商界管理經驗,建議政府按照「切實有效」、「綜合副作用最低」的原則確定資源分配及優先排序。按照切實有效的原則,對於同類目標的資源盡可能要避免多部門管理,主責和資源都要聚焦。減低副作用的做法一般是評估過往實效,優勝劣汰。尚海龍建議優先推展的工作是按照保障基本民生、大力減少政府開支、提高公共服務收費比例、公務員減崗凍薪、推動並考核招商引資及招才引智方向安排資源。
議員:補貼市民私醫就診
立法會議員洪雯則認為應該優先推行扶持市民自立、擺脫對福利的依賴的措施,減少政府負擔。她建議可以調整建屋比例,將公屋與居屋的建屋比例從目前的7:3變成5:5;可提供一定補貼,支持市民從公立醫院轉向私立醫院就診;並考慮提升勞動人口參與率的措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