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滬指高見3674點 新規奠牛市基礎
A股大盤2022和2023年連續兩年下探,2023年末滬指收於2,975點。2024年1月承接跌勢,滬指當月下探逾6%,低見2,724點。隨後,中國證監會陸續發布嚴把發行上市准入關、加強上市公司持續監管等配套政策文件,至4月新「國九條」落地,「1+N」政策體系集中補短板、強弱項,推動解決資本市場長期積累的深層次矛盾。投資者逐漸重拾信心,滬深大盤開啟反彈,4月末滬綜指成功站上3,100點。
但因受制於複雜多變的內外部形勢,5至8月A股大盤呈震盪行情,8月底滬指已下滑至2,842點。期內「1+N」政策體系繼續充實,塑造資本市場平穩健康良好生態,也在為上漲累積動能。
主要指數兩周自低點飆逾20%
2024年9月24日,人民銀行、國家金監總局、中國證監會三部門推出支持經濟發展「政策組合拳」,「降準減息」、「降存量房貸利率」及「創設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直接挺股市」等多箭齊發,成為行情分水嶺。當周,滬綜指累升13%,深成指漲18%,創業板指漲23%,均升幅驚人。9月30日是十·一長假前最後一個交易日,天量資金繼續擠爆券商交易軟件和銀證轉賬系統,35分鐘即有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成交。日內總成交高達25,930億元,刷新2015年5月28日的歷史最高成交額。短短兩周主要指數自階段低點升逾20%,意味着A股邁入技術性牛市。
成交創新高 單日逾3.45萬億
捱過股民心中最長的十·一假期後,10月8日A股復市「瘋牛」行情再至。兩市千隻股票競價漲停,滬指開盤直接衝上3,674點,開盤僅19分鐘兩市成交就突破1萬億元,再次刷新最快萬億歷史紀錄。收盤滬綜指漲逾4%,深成指升9%,創業板指飆17%。全日總成交34,519億元,成交額首次突破3萬億元。因短期累積較多獲利盤,次日A股大幅回調。之後受美聯儲降息節奏、美國大選結果等影響,A股再度陷入震盪。11月初中國化債方案揭曉,滬深股指一度大漲。可惜年末外圍市場擾動較多,人民幣匯率走貶,均壓制A股表現。
聚焦「硬科技」龍頭的科創50指數跑贏市場。9月24日政策加碼後表現更優;受高分紅高股息催化,銀行板塊大象起舞,年初至今板塊升幅逾30%。
改變市場大漲大股東減持狀況
據中信建投首席策略分析師陳果觀察,過去每次牛市中,只要市場進入快速上漲、尤其是成交額高企的階段,就會出現大量上市公司大股東減持,成為市場最大的沽壓之一。而得益於減持新規的限制,不分紅少分紅的上市公司無法滿足減持要求,因此去年9月以來的天量成交期間,減持數量和金額都較過往牛市大減,這也為未來市場逐步走牛奠定了重要基礎。
2024年A股主要指數表現
滬綜指收報3,351# ▲12.67%
深成指收報10,414# ▲9.34%
創業板指收報2,141# ▲13.23%
滬深300指數收報3,934# ▲14.68%
科創50指數收報989# ▲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