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專業融入內地再邁步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昨日發表網誌表示,首批香港工程師早前通過大灣區工程專業職稱評價,取得內地相應工程專業的職稱資格,是兩地專業資格領域規則銜接的重大突破。粵港澳大灣區一體化加速,特區政府與內地相關部門共同努力,開創香港專業人士獲取內地職稱的創新機制,香港專業人才的技術水平和資歷更快更易獲得內地認可,有助香港專業機構和人士在大灣區內地城市拓展創業空間,並充分發揮香港專業服務國際化、高水準的優勢,助力內地高質量發展、高水平開放。
在CEPA的框架下,內地已在絕大部分的服務貿易領域對香港實施優惠和便利措施,包括放寬香港專業人士提供服務的資質要求、准許香港專業人士在內地參加考試、註冊、執業和開業。例如粵港澳大灣區律師執業考試,已經順利舉辦4次考試,已經有超過470名港澳法律執業者取得律師執業證,可以在大灣區內地九市辦理適用內地法律的部分民商事法律事務。
另外,CEPA框架下鼓勵粵港雙方的專業機構進行資格互認。目前,多個服務領域已設立專業資格互認或專業資格考試的考卷豁免安排,包括建築及相關工程、證券及期貨、銀行和房地產。
為推動香港建築及工程業界把握機遇到大灣區內地城市發展,發展局與內地相關部門合作,於2021年推出《香港工程建設諮詢企業和專業人士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開業執業試點管理暫行辦法》(「備案制度」),允許合資格的香港工程、建築、測量、規劃和園境五個專業範疇的企業和專業人士,無須通過資格互認,只要透過簡單的備案程序,對應內地相應的資格,便可以到大灣區內地九市直接提供服務,免除相關企業和專業人士需要在廣東省每一城市為其資格進行重複審查。
首批香港工程師正是通過備案制度,取得內地相應工程專業的職稱資格,標誌着香港專業人士融入內地職稱評價系統邁出關鍵一步,為本港專業人才在內地發展創造更有利條件。大灣區內地城市市場龐大、機遇處處,以往香港的建築企業必須與內地有相應資格的機構組成聯合體才可參與內地項目。在新機制下,香港的建築企業和專業人士只要完成備案,便可直接參與投標大灣區內地城市的政府項目,香港建造業的服務版圖將顯著拓展。
二十屆三中全會就完善高水平對外開放體制機制作出系統部署,明確提出以開放促改革,加快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香港專業服務具有世界一流水平,與國際聯繫密切,專業服務人才擁有廣闊知識和豐富經驗,正好為國家高水平開放尤其推進「一帶一路」互聯互通施展香港所長。香港專業服務可協助國家與合作夥伴促成基礎設施「硬聯通」及規則標準「軟聯通」,同時擴大香港專業服務的國際市場份額,進一步擦亮香港專業服務的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