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都區及涉經濟房屋工程優先獲資源

●陳茂波表示,當局正考慮加大財政整合的力度,進一步控制開支增幅。 陳茂波網誌圖片
●陳茂波表示,當局正考慮加大財政整合的力度,進一步控制開支增幅。 陳茂波網誌圖片

  財爺:善用發債和公私營合作模式 讓新經濟動能加速成長

  香港特區政府如何控制財政開支以減少巨額財赤問題受到本港社會的廣泛關注。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日發表網誌指特區政府會將工務工程按緩急輕重排序,調整推行時間,但他強調,北部都會區及其他與經濟及房屋發展相關的工程項目,會優先獲投入資源,特區政府亦會善用發債和公私營合作等模式,利用市場資金推動這些基建項目發展,目標是抓緊發展時機,創造空間讓新的經濟動能加速成長並轉化為稅收和其他收入。●香港文匯報記者 黃子晉 綜合報道

  對於過去連續兩個財政年度出現財政赤字,陳茂波解釋,財赤主要原因包括了疫情導致的巨額開支;高息環境和地緣政治影響了資金流向、遏抑了本地資產市場,繼而影響了連帶的相關收入。

  另外,一些範疇的開支結構也存在需要檢視的地方。「在這些不同因素的疊加和累積影響下,2024年至2025年財政年度的綜合赤字在計及發債所得後,預計將在1,000億元以下。」

  研加大力度整合財政嚴控開支增幅

  「改善公共財政的關鍵在於開源節流。」陳茂波表示,特區政府的策略是以節流為主,首要是在維持以至改善公共服務的前提下,管控經常開支增幅。「此外是將工務工程按緩急輕重排序,並調整推行時間。北部都會區及其他與經濟及房屋發展相關的工程項目,會優先獲投入資源。」 他說,去年的財政預算案中,已提出實施一套全面的「財政整合計劃」,具體措施包括在今個以及未來兩個財政年度,每年各削減百分之一的經常開支。「考慮到現時的經濟和財政狀況,我們正考慮加大財政整合的力度,進一步控制開支增幅,包括要求政府不同部門,再審視其資源分配和工作先後優次,並透過重新調配資源,更好應對社會需要。」

  另一方面,個別資助計劃所涉及的開支增幅,對政府財政構成顯著的長遠壓力,陳茂波認為這些計劃的運作模式無可避免需要檢視。他說,就此,政府聽到社會上很多不同意見,包括如何讓有關計劃的運作能達至財政上的可持續。「隨着創新科技發展,我們正推動政府內部加強科技應用、提升公務員的相關技能,以進一步優化服務效率,繼續提升對市民的服務。」

  要保持香港簡單低稅制競爭優勢

  在開源方面,陳茂波強調,在衡量不同選項時,特區政府有幾個重要考慮,包括需要兼顧社會實際狀況,不能操之過急,避免削弱經濟恢復的動力;需要保持香港簡單低稅制的競爭優勢,以及以「能者多付」為原則,盡量減低對一般普羅市民的影響。

  事實上,去年預算案中提出並已落實的酒店房租稅和薪俸稅標準稅率兩級制,都是循着這個方向和思路。

  特區政府已於上月中展開新一年度財政預算案公眾諮詢工作。陳茂波表示,半個多月來,他與不同業界、不同階層市民交流和討論,以更全面地聆聽大家的想法和意見,希望透過匯聚各方智慧,合力應對面前的挑戰,並抓緊前面的機遇。

  他提到前天出席了電台節目,參與節目的市民都關心香港的經濟狀況和發展,並就如何推動產業發展和創造更多商機,提出了不少具體建議,包括期望能吸引更多旅客訪港,並促進他們和市民在港多消費,也期望能吸引更多資金流入,讓這幾個月正在改善的勢頭能進一步鞏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