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太空站機器人助科研
神十九多項實驗進展順利 果蠅有望「三代同堂」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昨日公布了神舟十九號乘組在中國太空站最新工作生活的視頻。在2025年的第一周,中國首台太空站艙內智能飛行機器人「小航」順利開機,航天員的「智慧」助手正式上線,協助他們提升任務效能。此外,太空站的果蠅相關實驗進展順利,在航天員們的悉心培養照料下,「果蠅家族」發展壯大,有望成為第一種在中國太空站實現「三代同堂」的動物。
載人航天工程發布的最新Vlog顯示,乘組開展了「智慧助手」在軌驗證工作。畫面中,智能飛行機器人「小航」正在太空站艙內飛行,與航天員宋令東進行互動交流。據內地媒體報道,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張立憲團隊研製的「小航」具備多項功能,特別適用於航天員在太空站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場景中。通過語音指令,無需遙控器的即刻反應能力,使得航天員能夠更加專注地完成科研任務,同時減輕了他們在艙內移動時的操作負擔。一些基本的任務如拍照巡檢、物資管理,以及航天員心理健康的情感互動,都得到了「小航」的支持。
人機互動提高工作效率
為了讓「小航」能更好地與航天員進行互動,科研團隊還對機器人進行了大量實際應用場景的測試,包括應對航天員情緒波動、提供實時答疑等。深度的情感交互不僅提高了航天員的工作效率,也在無形中提升了航天員的心理狀態。這也是機器人在航天領域應用一個新的切入點,植入人性化的互動通過科技壁壘,注入了溫度與情感。
在太空生命科學與人體研究領域,「太空亞磁果蠅生物效應及分子機制」實驗進展順利。上周,神十九乘組完成了果蠅收集、培養盒清空、樣品整理等操作。在乘組的悉心培養照料下,「果蠅家族」發展壯大,有望成為第一種在中國太空站實現「三代同堂」的動物。
神十九乘組完成了物體重量感知等多項測試。航天員們使用精細動作測量儀等設備及相關實驗軟件,完成精細動作適應、精細力量控制、物體重量感知等多項測試,地面科研人員將依托測試結果開展長期在軌飛行中航天員精細動作控制的變化規律及適應性學習機制研究。此外,乘組還完成了情緒狀態測試能力評估。航天員利用相應測試軟件完成了在軌情緒狀態測試和應急決策能力評估,相關數據將用於探究長期在軌航天員情緒狀態及應急決策能力的變化規律。
航天員定期進行醫學檢查
在太空新技術與應用領域,乘組完成了第四批微生物採樣模塊試驗樣品安裝相關工作。太空微生物防控技術研究對於理解和防控太空站內微生物污染、腐蝕問題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該領域相關研究成果已應用於航天器型號任務的材料選型,評估航天器材料在軌抗菌防霉性能,驗證航天器材料服役性能等多個方向。
目前,神十九乘組已在軌飛行兩個多月,他們積極開展身體鍛煉,定期進行醫學檢查。上周,航天員完成了腹部與肌肉超聲檢查、骨密度測量及心電血壓檢測。此外,利用抗阻鍛煉裝置開展了最大等長力量測試,通過精準測定肌肉在等長收縮狀態下的最大力量值,測量固定體態下局部肌群的功能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