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冠名不可輕率
洛君
疫情三年人們家門不邁,疫後「無處不旅遊」,電視台力推旅遊節目無可厚非,內容固然重要,節目冠名也不可輕率。
多數港人講粵語,本來用粵語方言為節目命名很正常,名字取得好還很「接地氣」,倍添親切感。昔日有位作家長期用粵語在報上寫小說,「廣東骨」躍然紙上,字字鏗鏘、格外傳神。但近日有電視旅遊節目的冠名就莫名奇妙,例如「某國邊忽好」,意即「某國有哪一處好」,語帶貶意、疑問及粗俗。另有「一條麻甩遊某地」節目,同樣不像在推介旅遊好去處,「麻甩」形容猥褻男人,還加上「一條」,俗不可耐。
有足球賽宣傳片用「有你無我」形容也是敗筆,比賽要分勝負,球員在遵守賽例的情況下奮力作賽,發揮體育精神,用到「有你無我」說事,似要置人死地。
網絡盛行,不少網絡潮語極盡誇張能事,例如影迷遇上某藝人行山,就說「野生捕獲」該藝人,把人當作野外動物看待,略嫌對該藝人不敬。
不少電影命名也欠妥,「虎膽」、「絕命」、「陰謀」、「反擊」等字詞用得太濫,很易張冠李戴,分不清哪部戲是哪部。以前的西片如《浮生若夢》、《魂斷藍橋》、《仙樂飄飄處處聞》、《七俠蕩寇誌》、《夢斷城西》等片名洋為中用,很具韻味。粵語片《人海孤鴻》、《七十二家房客》,粵劇《帝女花》、《鳳閣恩仇未了情》,電視劇《家變》、《網中人》、《大內群英》、《大地恩情》等取名都很有水平,加上戲味十足,經得起時間考驗,幾十年下來仍讓人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