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預算案諮詢/陳茂波:堅定滅赤 冀數年內財政平衡 預算案 節流為主 振經濟 積極開源

  圖:政府積極推動旅遊業,加強經濟發展的動能。
  圖:政府積極推動旅遊業,加強經濟發展的動能。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正進行公眾諮詢。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日表示,估算2024-25年度財政赤字比原本估計為高,約為1000億以下。他強調特區政府會加強開源節流,以節流為主,首要控制經常開支增長;「開源」方面,則秉持「能者多付」原則,希望三數年內讓政府財政恢復平衡。

  陳茂波指出,香港有獨特的發展優勢,包括內聯外通,在投資、旅遊和招商引資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他呼籲市民和企業要對香港未來的發展保持堅定信心。\大公報記者 龔學鳴

  今年的《財政預算案》將於2月26日發表,陳茂波昨日出席港台節目,聆聽公眾意見。他指出,香港去年首三季的經濟增長進程穩中有進,但幅度及速度不及預期的有力和快速,因為受外圍高息環境及地緣政治影響,未來會不斷開拓新市場,鞏固傳統優勢產業,培育新動能。

  房屋供應力度不會減少

  陳茂波表示,現時本港的失業率為3.1%,通脹率大約為1%。樓市方面,他表示,不同意有意見指樓市未來一定跌,指本港樓市因外圍及高息環境作出調整,近期樓價已回穩、交投量有上升,政府會在推地等工作上謹慎行事,房屋供應力度不會減少。股市方面,他指出,中央出台政策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股市全年上升18%,每日交投逾1000億元,比2023年暢旺。他說,政府發債反應一直非常熱烈,反映投資者對香港的市場、經濟和金融都有信心。

  陳茂波又指出,香港去年的旅客量增加了40%,街頭上人頭湧湧。在招商方面,去年約有1000間公司在香港開設分公司,投資推廣署也吸引了300多間公司來港,投資額超過100億港元。陳茂波指出,香港各方面都向好,認為市民要對香港有信心。

  早前有分析擔心香港陷入結構性財赤,陳茂波表示不同意。他強調,「我們有些收入減少,真的是周期性,例如利得稅、土地相關的印花稅、賣地收入,經濟周期過後就會陸續回升。有朋友說利得稅可否增加,我們是個很小的全開放經濟體,我們與人在爭生意、爭投資、爭企業,所以要顧及與鄰近地區比較。」

  首要控制經常性開支增長

  陳茂波估計,2024/25年度赤字約於1000億以下。他表示,政府過去幾年推出大量逆周期措施,導致赤字,加上過去一年受地緣政治和高利率環境影響,資產市場表現一般,賣地收入減少。他表示,面對外圍環境複雜且挑戰多、利率持續高企,認為要進一步審視財政整合計劃,是否有空間更大力度推動。他強調,政府會以開源節流達至收支平衡,當中以「節流」為主,首先控制政府經常性開支增長,其次工務工程因應輕重緩急排出優先次序,「開源」則秉持「能者多付」原則,期望減低對一般市民的影響。他說,目標是逐年收窄政府開支增長,收窄收入和開支之間的差距,希望三數年內讓政府財政恢復平衡。

  陳茂波在節目上也回應市民對於開源節流提出的不同意見,其中備受關注的長者2元乘車優惠方面,他指政府已聽到有關聲音,勞工及福利局正進行研究,完成研判後會決定日後安排。

  另外,香港中文大學劉佐德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在同一節目上表示,市民了解香港經濟狀況時,應遵循正確的獲取資訊渠道,不可輕信網絡KOL,又指經濟運作不是肉眼可見,而是視乎GDP、失業率、通脹率,這三個數字都反應香港經濟狀況健康。他指出,本港在旅遊等方面成績較好,但零售業、樓市則相對較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