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保健牙齒 長期護理成本反降低\富足家庭教與練 林昶恆(Alvin)
衞生署牙科街症網上登記系統剛於2024年12月30日推出,讓市民登記預約11間政府牙科診所的免費牙科街症。系統會以電腦自動抽籤形式分配名額,中籤人士中午後會獲發手機短訊通知。一半名額會預留給65歲或以上長者優先抽籤。香港對牙科服務的需求,因人口老化等問題而變得比以往更殷切,但更迫切的是長者需要學習利用手機應用程式預約服務。科技改變生活,但不一定可以改變心態,尤其是年長人士更難作出改變,所以登記系統效果如何,便要拭目以待。
有些長者需要較長時間才能學懂新的預約服務方法,可能因此而不積極處理牙患,甚至選擇忽略。但是牙齒保健及治理需要長期照顧,如沒有好好地對待牙齒,有機會增加晚年支出。美國老年學期刊The Journals of Gerontology: Series A在2024年9月發表的文章指出,從他們分析了8000多名日本長者的研究發現,如果在過去6個月曾經光顧牙醫的話,預計累積長期護理保險成本會相對較低。假如是預防性牙醫服務,成本可以降低1089.9美元;是牙醫治療服務的可以降低806.7美元;是其中一類的可以降低980.6美元。所以年齡愈大,便愈需要有良好的牙齒護理,不要因為想減少退休支出,反而令長期護理支出增加。
香港保險公司比較少會提供長期護理保險產品,不是沒有需要,而是很有需要,但保費絕不便宜,所以一般人便選擇不購買,寧願由個人承擔風險,導致產品難以生存。如果沒有相關保險產品,便唯有安排相關儲備,大家可以透過儲蓄來準備未來長期護理支出。
疏於防範增加疾病風險
近期可聽到一個個案,當事人只是50餘歲,有一天突然感覺非常不適,但又不知發生了什麼事,之後家人決定召喚急救車去公立醫院急症室,醫生初步診斷他的情況,提議他盡快檢查心臟。經了解原來心瓣已被細菌嚴重損害,醫生估計可能是由牙齒細菌感染而導致心臟有問題。醫生認為要立即做手術,但家人因以往不快經歷而不想在公立醫院做手術,最後客人安排了去私家醫院做手術,花費了超過80萬元。
這個案帶出了三個注意事項,首先,不要看輕一些似乎微不足道的疾病問題,以為牙齒健康問題不大便疏於防範。除此之外,亦要注意一些平常身體的狀況不適,以為小問題而延遲治療,最後可能會有很嚴重後果。最後是要將疾病風險轉移給保險公司,否則有病便只可以依賴公共醫療系統,或是由自己儲蓄提取大額醫藥費。
(作者為家庭理財教育學會會長及認可理財教練,任何查詢可發電郵到info@ffei.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