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增強人民幣國際貨幣功能
【大公報訊】記者李暢北京報道:據中國人民銀行官網消息,2025年人行工作會議1月3日至4日召開,總結2024年工作,分析當前形勢,部署2025年工作。會議強調,要實施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擇機降準降息,保持流動性充裕、金融總量穩定增長。更好把握存量與增量的關係,注重盤活存量金融資源,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用好用足支持資本市場的兩項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探索常態化的制度安排,維護資本市場穩定運行。
堅決防範人民幣匯率超調風險
2024年,人行持續推進金融改革開放,各項工作邁上新台階。其中,人行和香港金管局推出「三聯通、三便利」金融舉措,涉及金融市場互聯互通、跨境資金便利化以及深化金融合作等多個方面,深化了內地和香港的金融合作。對於2025年的工作,人行強調,將有序擴大金融業高水平開放,鞏固和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進一步增強人民幣國際貨幣功能。
在貨幣政策方面,會議提出,要實施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根據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和金融市場運行情況,擇機降準降息,保持流動性充裕、金融總量穩定增長,使社會融資規模、貨幣供應量增長同經濟增長、價格總水平預期目標相匹配。更好把握存量與增量的關係,注重盤活存量金融資源,提高資金使用效率。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堅決防範匯率超調風險。
要完善金融「五篇大文章」頂層制度安排,統一統計制度,強化考核評價,聚焦國民經濟重大戰略、重點領域、薄弱環節,進一步增強金融支持的力度、可持續性和專業化水平。按照「聚焦重點、合理適度、有進有退」的原則,科學運用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優化工具體系,加強與財政政策協同配合,進一步加大對科技創新、促進消費的金融支持力度。積極拓寬融資渠道,支持企業通過債券、股權等市場融資,提升金融服務質效。
會議強調,要充分發揮央行宏觀審慎與金融穩定功能,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底線。健全宏觀審慎政策框架,強化系統性金融風險研判,豐富宏觀審慎政策工具箱。健全金融市場風險監測、評估、預警及應對機制,維護金融市場穩定。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支持中小銀行風險處置。繼續做好金融支持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債務風險化解工作。完善和加強房地產金融宏觀審慎管理,支持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