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說覓心/瑜伽的「一期一會」
進入課室上堂的學生,總有熟悉的臉孔,但也有陌生;有些每星期會定時在墊上相聚,但有些相聚,就只得一次,很可能是彼此生命交疊的唯一一次。這讓我突然思考:「我的生命裏,究竟有多少人,其實首次碰面便是道別?」說到這裏,我已有感恐懼──若然就真的只有僅僅一次,我們應如何拿捏好那沒有任何人可預知的最後一次?於是,我便不得不學會「一期一會」。
村上春樹所說的「一期一會」,強調每個相遇瞬間的獨特性;海明威的著作《老人與海》,書中每一個刻畫老人奮鬥的情景,彰顯作者對當下的珍重;詩人泰戈爾在詩集《吉檀迦利》中的某一詩篇寫道:「我希望能在每一次的相遇中,可感受彼此的存在。」
詩人、作家、藝術家或是詩篇的作品,也不無提及「一期一會」。或許,所有的遇見,也真的注定了「一生只得一次機會」。
「一期一會」(いちごいちえ)四字首次被應用,是見於千利休的弟子山上宗二的著作《山上宗二記》上。此詞也早已成日本茶道的慣常用語,在茶道當中的意義,「一期」可解作人的一生;「一會」則意指僅有一次的相會──它指的是在茶會相聚的人也意會到,每次相聚是無法重來的,深信一輩子只有這樣的一次相會,故賓主須各盡其誠意,相聚那刻用盡全力尊重與體會當下。再者,「一期」與「一會」也分別為佛教的用語,意思大致近義,也蘊含「無常」思想在內。言下之意,即使相同的人再有機會聚首一堂,但此時此地因各種因緣而令彼此相聚所衍生的真誠對話與對視,也是絕無僅有的,也是一生當中僅會出現一次。
「一期一會」的道理,實踐於茶道中,也體現在佛道中,也更應讓我們放諸於生活的每一個時刻或細節裏,成待人接物的應有態度。
你因各種原因,選擇了我、選擇了相信我,願意踏入這本來對你如此陌生的課室,在這空間為自己找上一個屬於你的位置,坐在墊上,參與我的課堂;我也因過去的某些經歷,命運送我來到這個課堂裏,讓我有機會坐在你眼前,分享我的教學。當你共我尚未踏入這個課室之前,我們還只可用「陌生人」來稱呼對方,但當我們選擇了彼此的瞬間,你我生命的劇本裏,竟有一章是完全屬於彼此的,你說有多浪漫?
一小時的課堂,從靜坐開始,一起閉上眼睛,再到呼吸練習,我們同呼同吸,然後雙手合十胸前,一同發出與萬物振動頻率一致的「OM」作連結,隨後便迎來今堂課的第一個式子。我們四目交投,你專心聆聽我給予的指令、我細心觀察你當下身體的狀態;你允許我調整你四肢的擺位、我也願意為你調整教學的語氣及節奏。以上,明顯是那當下心與心的連結方可締造的美好瞬間。
其實,我也從不知道,我能與選擇走進這個課室裏的各位,可一起創造出多少個珍貴的瞬間和回憶。但我深信,重點已並非為以上疑問找到一個完美的答案,又或許,那個答案,就在這個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