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君彥回顧去年立會工作:最重要是就維護國家安全條例立法

  香港文匯報訊 香港特區立法會主席梁君彥昨日接受電台訪問時回顧立法會過去一年的工作,形容是非常忙碌的一年,上年度就通過了34條政府法案。他表示,本屆議會審議速度快,再無出現上屆的惡意拉布和謾罵,反而是議員與政府官員更理性務實討論法例或政策,「議員無須為問而問,最重要是合乎程序公義,市民從中受惠。」

  本屆立法會運作3年,至今通過83項政府法案。回顧過去一年,梁君彥表示,最重要是成功就基本法第二十三條本地立法,其次是通過多條涉及民生的法例。

  他強調,所有法案均經過充分討論,每條法例由首讀至三讀,需要經過的程序都做足,司局長必然在場解說,議員意見得以充分表達。例如為二十三條本地立法用了11日通過,其間得到充分討論,「雖然開了7日會,但7日52小時,我們問了2,000條問題。整個條文182條,我們修改了91條,這是前所未有這麼多,所以這不是很馬虎、隨便。我們是做足工夫,在二讀、三讀有大量討論,所以快不等於馬虎,不等於沒有監察。」

  梁君彥強調,現屆議會審議速度快,再無出現上屆的惡意拉布和謾罵,反而是議員與政府官員更理性務實討論法例或政策,有時都會有火花出現,並非橡皮圖章。「不是需要到表決時才反對,反對聲音、有不同聲音,一早已從程序內告訴政府。大家不要僅看全部高票通過,但其實之前做很多東西。不是議會一定是『阻着地球轉』才是好的議會。」

  議員無須為問而問 首重程序公義

  他認為,議會與政府相互制衡和配合很重要,很多政策到大會討論前已經過財務委員會的討論,議員無須為問而問,而最重要的是合乎程序公義,市民從中受惠。

  本屆逾半議員的議案都提及內地或中央政策,包括民生議案。梁君彥說,議員提出的議案並非缺乏多元,事實是,很多議案或議員意見可能都涉及「一國兩制」、「聯通世界」,因此議案很多時提及國家的政策,這並不出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