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灑昆明「小雨點」 台胞老店情未了

●書勝利老人在店門口送別顧客。     香港文匯報記者譚旻煦 攝
●書勝利老人在店門口送別顧客。 香港文匯報記者譚旻煦 攝

●書勝利講述「小雨點」名字的來歷。 香港文匯報記者譚旻煦 攝
●書勝利講述「小雨點」名字的來歷。 香港文匯報記者譚旻煦 攝

●書勝利和顧客交流。 香港文匯報記者譚旻煦 攝
●書勝利和顧客交流。 香港文匯報記者譚旻煦 攝

●顧客給小雨點的暖心留言。   香港文匯報記者譚旻煦 攝
●顧客給小雨點的暖心留言。 香港文匯報記者譚旻煦 攝

●「拯救小雨點」帖文。  視頻截圖
●「拯救小雨點」帖文。 視頻截圖

●各地顧客打卡。    網上圖片
●各地顧客打卡。 網上圖片

●小雨點招牌豬扒飯
●小雨點招牌豬扒飯


  街坊網友接力施援手 為一座城留一點暖

  冬日的昆明風和日暖,一場從線上到線下的「拯救小雨點」暖心行動,從2024年夏天持續至今。「小雨點」是一家由一對台灣老夫婦經營的餐飲小店,在昆明開了20多年,是許多昆明人記憶中的台灣美食。幾年前奶奶去世後,爺爺不捨關掉店舖,獨自一人經營。只賣10元一份的豬扒飯,加上年紀越來越大,小店的經營出現困難。熱心網友把小雨點的視頻放上網後引起關注,市民遊客專程光顧小店、自發做志願者到店裏幫忙……大家把這稱作「拯救小雨點」。

  如今,熱度過去,再探小店,前來幫襯的客人依舊,不少吃完飯不忘買走幾件文創小物;網友請人「代吃」也依舊,爺爺說:「老伴走後是大家的幫助讓我有勇氣繼續好好生活,小雨點永遠是大家的好朋友,我要把這份溫暖傳遞下去。」 ●香港文匯報記者 譚旻煦 昆明報道

  冬日的暖陽透過鐵欄門照射在一樓門店的老藤椅上,86歲的書勝利老人坐在陽光裏眺望着門外,見到客人他趕忙起身,「來來來,歡迎來到小雨點,快看看想吃什麼?」得知香港文匯報記者來意後,老人整理了一下棉衣,下來,從10元一份的豬扒飯打開了話匣子。

  秘製台式豬扒飯 20年僅漲價2元

  這份豬扒飯是奶奶自己研究出來的,前後花了七天的時間,她會把買來的豬扒先加料充分拌勻,然後再放到冰箱裏冷藏,這樣可以更加入味。煎的過程也很有講究,油溫多少,煎多長時間,都是奶奶經過多次試驗研究出來的。

  說話間,店裏的服務員端上來一份剛剛做好的豬扒飯,三塊炸得黃燦燦的豬扒,配上白色米飯、綠色小菜和紅色蘸醬,令人垂涎。爺爺在旁說,你們現在吃到的是「改良版」,一開始奶奶是用黑胡椒做蘸醬,可是發現當地人好像不是很喜歡黑胡椒,就改成了現在的這個辣椒醬,其實也不是很辣,意想不到的效果是讓整碟飯更好看了,外面酥脆內裏滑嫩的豬扒入口確實很香。

  一旁來吃飯的是一對小情侶,點了一大一小兩份豬扒飯,「一共22元」,店員說,「這裏小份豬扒飯10元,大份豬扒飯12元,米飯和湯還可以加,這個價格已經賣了很多年了。」

  爺爺在一邊補充道,從開店到現在20多年裏,豬扒飯只漲過一次價,小份從8元漲到10元,並且肉的質量和數量都是沒有變過的。「奶奶說,好的東西要給自己人吃,所以我們做都會選好的肉、好的料」,這個原則一直沒有變過。

  六旬移居大陸 開店太太擔主力

  書勝利和妻子都是台灣人,與大陸的緣分始於2000年,「那一年得知陳水扁當選,奶奶氣得三天吃不下飯」,書勝利說,當時他急壞了,擔心奶奶不吃飯餓壞了,他就跟自己在吉林的朋友說了這事,朋友跟他說,讓他們乾脆也到吉林去。書勝利跟妻子一說,妻子馬上就同意了,還說這是一個好主意。

  在吉林生活了幾年,書勝利不太適應氣候,於是想到了自己的妹夫是雲南大理人,了解了一些雲南的情況後,爺爺奶奶來到了昆明,四季如春的氣候他們非常喜歡,便定居下來。

  太太提議,要不我們做點小生意吧。「當時雖然已經60多歲,但是兩人身體都還可以,開個小店應該沒有問題」,書勝利說,記得當時他比較犯愁,「自己沖個奶茶還行,要做其他吃的,我可真不會,還好奶奶說,沒事有她呢。」就這樣,小雨點餐飲店在昆明的一個小區裏開業了。

  美食博主介紹 小店變身打卡點

  開業初期,前來光顧的多是附近的街坊,小孩子們最喜歡炸豬扒的酥脆,年輕人最喜歡奶茶的香甜,上了年紀一點的顧客就喜歡豬扒飯實惠又好吃。小店裏還賣三明治、鬆餅等食品,也都十分受顧客的喜愛。

  時間一晃,20多年過去了,小店在城市的繁華變遷中漸漸老去,光顧人也日漸稀少,2023年奶奶離世,小店經營陷入困難,爺爺感到有心無力。一個偶然,昆明一名美食博主將小店和爺爺奶奶的故事放上網,「台式豬扒飯」勾起了網友對舊時光的情懷,不少人尋聲而來。小店再次熱鬧起來,大家來點一份熱氣騰騰的豬扒飯,和爺爺聊會兒天,寫上一張祝福明信片,還有不少志願者自發到爺爺店裏幫忙,如今,這裏成為不少外地遊客來昆明的打卡點,爺爺說:「是大家的幫助讓我感到溫暖,現在自己年紀大了,也沒有什麼太多的需求,歡迎大家到小店裏來坐一坐,嘗一嘗豬扒飯,也在這裏感受這份人間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