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宏正:關愛隊各項服務均達局方指標
香港文匯報訊 就香港中文大學傳理系學生媒體《大學線》對地區關愛隊的工作提出質疑,署理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梁宏正昨日在出席一公開活動後表示,關愛隊成立至今約一年多,每隊關愛隊都按照不同的區情提供不同的服務,包括緊急服務、家訪及其他服務,均達到局方所設的KPI,甚至超標完成。民青局正檢視關愛隊的服務,在適當的時候會作出調整。
首兩隊地區關愛隊於2023年第一季成立,其後各區亦陸續成立。梁宏正表示,每隊關愛隊都按照不同的區情提供不同的服務,包括在一些突發事件中到前線服務市民,例如去年佐敦華豐大廈大火、在黃大仙深夜發生的停電事故,關愛隊都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去年的11月東涌大規模停水事故,關愛隊成員亦在現場為市民提供資訊,而在聽到市民反映需要水車等支援後,即時和有關政府部門協調合作,確保將停水事故對市民的影響減到最低。
共探訪34萬戶 提供3.6萬次家居服務
他表示,除了緊急服務外,關愛隊還進行家訪或提供其他服務。截至去年11月底,全港452隊關愛隊探訪了34萬個長家庭或有需要的家庭,並提供了約36,000次家居服務。
梁宏正強調,452隊關愛隊的義工本身都有自己的工作,或有自己的家庭需要照顧,但他們都沒有收取政府的金錢,所獲的資助資金全都用在服務上。每區的關愛隊組成大約有8名至12名關愛隊的成員,而由於區內服務的範圍較大,需要招募或找更多的義工,部分為長期的議工,但也有部分義工會選擇在適合自己的時間幫忙,「有些義工可能平時比較忙,周末或有時間的時候才可以出現……每隊關愛隊有自己義工服務上的安排,但目標均是服務好市民。」
指部分涉關愛隊報道以偏概全
他直言,有部分關於關愛隊的報道有些以偏概全,或未必全面,但「即使有不同的報道或誤解都好,(關愛隊)都會繼續用心做好服務市民的工作。」
地區關愛隊的資助為期兩年,梁宏正透露,民青局正在檢討關愛隊所提供的服務,「我們要檢視的第一是關愛隊的服務是否適合區情,我見到有很多都是適合的,亦可能有些需作出調整,這方面現正進行中……未來在這兩年期完結後,我們會作出適當的調整。」
被問及有報道指區議會及區議員的開會次數不足,梁宏正重申,今屆區議會的出席率和效率是歷屆之最,「470名愛國愛港的區議員的出席率都是達到或超過八成。有九成八的區議員甚至是有百分之一百的出席率。這代表什麼呢?其實就是我所說的歷屆之最……在區議會上,區議員所聚焦的議題,都是各區市民很切實關心的問題……我認為新一屆區議會成立一年來,切切實實做到基本法第九十七條賦予區議會的原意,這方面我們感到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