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樂團】「傳承·經典」發揚傳統音樂 年輕作曲家為青少年團定製新作

●香港中樂團助理指揮兼香港青少年中樂團常任指揮胡栢端
●香港中樂團助理指揮兼香港青少年中樂團常任指揮胡栢端

●香港青少年中樂團琵琶首席吳潔穎
●香港青少年中樂團琵琶首席吳潔穎

●香港青少年中樂團大阮首席宮嘉豪
●香港青少年中樂團大阮首席宮嘉豪

  香港青少年中樂團常任指揮胡栢端說,青少年團可以說是大團的縮小版,但即使團員年齡偏小、業餘選手較多,但在入團面試時,他們仍堅持正式的考核流程,由四到五人面試一個考生,確保考核專業、嚴謹的同時,也讓青少年團員們感受到尊重。

  當普羅大眾接觸戲曲等傳統藝術時,往往會覺得有些距離感。據胡栢端介紹,中樂團會在音樂中融入戲曲元素,以此引發觀眾對傳統藝術的興趣。同時,香港中樂團每年都策劃執行「傳承·經典」音樂會,音樂會由香港青少年中樂團擔任上半場的演出,壓軸則由香港中樂團與青少年中樂團攜手登台。

  胡栢端表示,他們希望通過音樂會讓青少年演奏更多中樂經典曲目,通過這樣的訓練和接觸,青少年會有新的體驗,或者對中樂文化及中樂經典作品有新的想法。

  在每場音樂會中,中樂團都會邀請本地年輕作曲家為樂團量身定製一首新作品。「這樣既能體現傳承經典樂曲的精神,又能展現新演繹的意識。」胡栢端說,這些作品幾乎都是由青少年團員首演,這讓他們為能將一首從未演出過的作品演繹得很好而感到自豪。同時,這對本地年輕作曲家也是一種鼓勵,推動他們寫出更優秀的中樂作品,「這是一種正面的相互影響。」

  胡栢端強調,未來會以青少年的需求為中心,將中樂團最豐富的專業資源投入到青少年團的教育上。「除了為團員們提供切實的演出機會外,也希望他們更多地接觸中華文化。」

  青少年團成職業樂手道路的起點

  香港青少年中樂團琵琶首席吳潔穎自幼便學習琵琶,她說,學習樂器到一定年紀後,會不滿足於獨奏,因此加入了青少年中樂團,為其所憧憬的樂團演出作準備。對吳潔穎而言,參加青少年團最大的收穫,便是引領她踏上了職業音樂道路。「我加入時是中六,正打算報考香港演藝學院。對我來說,除了表演機會,更重要的是排練氛圍與過程。無論是音樂上的學習,還是價值觀、態度的提升,對我均有極大的幫助。」她表示,很多香港青少年或許沒有機會真正去欣賞中樂,但樂團讓她深深地愛上了中樂,並決意繼續前行,「加入樂團後,看到中樂的前景很好,使我對未來的職業道路充滿信心。」

  香港青少年中樂團大阮首席宮嘉豪表示,原本自己很少接觸大阮以外的樂器,但一位樂手如果只聽自己演奏而不去欣賞其他音樂,會容易產生偏執。在加入樂團後,他在排練及演出中有機會欣賞到其他樂器,了解到不同樂器的聲音特點,對於拼出完整的中樂拼圖有很大幫助。「在樂團期間,除音樂技能的提升外,對我的音樂態度和價值觀提升都有很大影響。」他還提到,青少年團中表現優異的團員,會獲得成為香港中樂團特約樂師的機會,他便因此成為特約樂師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