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赤料少於千億 首重節流冀收支平衡
陳茂波:控制政府經常開支增長 工務工程排序定緩急先後
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將於下月26日公布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他昨日在出席香港電台的財政預算案公眾諮詢會時表示,香港面對持續不明朗的外圍環境和財赤,特區政府必須更謹慎管理公共財政,同時要推動經濟的提速發展,而在以開源節流恢復財政收支平衡時,會以節流為重點,並強調在考慮如何開源時會以能者多付和盡量將對普羅市民的影響降至最低為原則,目標是每年收窄政府開支增長和收支差距,希望三數年內恢復財政平衡。 ●香港文匯報記者 黃子晉
是次諮詢會約兩小時,約130人出席,共有27位市民就有關香港經濟發展和公共財政等議題現場向陳茂波提出問題和意見。
陳茂波表示,香港與其他經濟體一樣,在疫情後出現財赤。在高息和地緣政治下,香港經濟增長不似預期,最新預計赤字較去年預算案估算的481億元高,「估計財政赤字比原本估計高些,大概1,000億元以下。」
增加收入 能者多付
他透露,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會進一步審視財政整合計劃有否空間加大力度,「主要是控制政府經常開支增長,這是第一。第二是在這過程中,雖然要推動不同工務工程發展北部都會區,但要將工務工程去排序,先後緩急排清楚。考慮增加收入時的原則是能者多付,盡量對一般普羅市民的影響減至最低。」
陳茂波強調,香港已進入由治及興的階段,特區政府會以全面拚經濟、謀發展,不斷去提升市民的生活和公共服務質素為施政目標。因此,特區政府既要處理赤字,同時要增撥資源推動經濟提速發展,為香港市民、青年人創造就業機會。
應否加利得稅 須與鄰近地區比較
他不同意香港已出現了結構性財赤,需要加稅來解決:「我們有些收入減少,真的是周期性,例如利得稅、土地相關的印花稅、賣地收入,經濟周期過後就會陸續回升。有朋友說利得稅可否增加,我們是個很小的全開放經濟體,我們與人在爭生意、爭投資、企業來,所以要顧及與鄰近地區比較。」
陳茂波表示,香港上個財政年度錄得經濟增長,本年度首三季也在經濟增長的進程中,可說是穩中有進。雖然香港受高息、地緣政治不穩等外圍環境影響,經濟增長的幅度和速度不及政府預期,但從失業率約3.1%、通脹率約1.1%來看,香港社會的經濟層面屬穩定。
在股市方面,陳茂波表示,內地經濟去年持續發展,中央出台政策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股市全年上升18%,交投逾1,000億元,較2023年暢旺。在招商引資方面亦有進展,包括有約1,000間外國公司來港設辦事處。香港已開拓了中東等市場,往後會不斷開拓新市場,鞏固貿易、金融、旅遊等傳統產業優勢,同時加速培育發展未來的新動能。
就有市民建議,政府要不忘鼓勵本地私人投資等,陳茂波表示,2024年有關投資大約增長了2.7%,現時香港的投資氣氛已得到提振,看到投資勢頭正在增加。他強調,香港要對自己有堅定信心,未來會不斷開拓新市場,鞏固傳統優勢產業,培育未來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