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客變義工 留住人情味
小雨點的故事被放上網後,引來了很多人的關注,小店的生意好起來,大家發現來的人多了,店裏很多事情都忙不過來。後來,不少人就成了志願者,幫忙招呼客人、買菜做飯,還有的人幫小店設計製作了冰箱貼等文創品,放在店裏出售,以幫補爺爺的生活。據不完全統計,前前後後以各種不同形式到店裏幫忙的志願者超過200人。
小雨點由臨街的房間改造而成,三間房一間是爺爺的臥室,另外兩間是顧客就餐的店面,店外有吧台和兩張桌子,店裏放了兩張桌子,坐滿可容納十五六人。
曾在店裏幫忙的網友「喜甜漫遊記」分享道,有一晚上他本來去吃飯,看到光顧小雨點的人比較多,於是加入了志願者的行列。在他的帖文後有很多人留言,有說也曾去過該店幫忙,也有說自己一定會去。志願者們還組建了一個群,隨時關注着小雨點和爺爺有什麼需要,以及時提供幫助。
請人「代吃」 關愛雙份
還有一部分網友因為不在昆明,想到一個辦法來「光顧」,那就是請「代吃」。很想給小店貢獻點營業額,但沒辦法到店,請問有昆明的朋友可以「代吃」嗎?不少網友發帖找人幫忙,很快也得到了回應,「我可以」、「我現在就去」,一份關注變成了兩份關愛。
網友「晴天娃娃」到店裏「代吃」,點了一份飯,影相拍片忙碌了一會兒,「按照約定,我會給請我來代吃的網友拍些照片和視頻,並按她的想法點菜,不過最近這裏只能點豬扒飯,所以沒有點其他東西」,「晴天娃娃」說,自己一個人沒辦法點兩份飯,但是她也會買一點文創品來貢獻點銷售額,希望爺爺能健康長壽,永遠記得昆明的這份溫暖。
遲來光顧 延長熱度
在店裏,前來吃飯的顧小姐和李小姐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幾個月之前就聽說了小雨點,但她們沒馬上來光顧,其實是有其他想法:「熱度高的時候很多人都會來,一時間讓爺爺得到很多關注,而我們覺得,爺爺年紀大了,對於他的幫助需要有持續性,而不是熱過一頭就結束,所以我們選擇過了幾個月後才來。」兩人吃完飯,一邊幫爺爺收拾店內舊書,一邊幫爺爺打開不怎麼用的手機,教他存下自己的電話號碼,並告訴他有事情可以打電話給她們。臨走時又買了冰箱貼,顧小姐說,「我們這次能給的幫助不大,但是以後還會再來,希望這樣的光顧能讓小店一直經營下去。」